读《春》有感

作者: 老树新枝12 | 来源:发表于2023-06-15 16:38 被阅读0次

在上次读了《家》之后,第一感觉就是对巴金老先生的激流三部曲读得太晚,《家》《春》《秋》应该在中学的时候就要全文阅读,这样或许会对幼小的心灵产生更大的震撼,从而从内心激发“革命”的斗志。

当然,这样优秀的作品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值得一读的。所以在读完《家》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到图书馆借来了《春》《秋》,总怕下次没有机会借到。

为了尽快读完《春》,连续一周都断更了,全力阅读。边阅读边思考:虽然《家》《春》都是批判旧礼教,但给我的感觉两者还是有细小区别。《家》主要是在批判旧礼教下的父母包办婚姻的不幸,《春》则是细说这种不幸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也就是封建家教的过程。当然一部长篇小说不只有这么简单就能说明的,这仅是我个人的感觉而已。

读的过程中总有一种沉重感和使命感,看着那年轻的生命被旧礼教摧残殆尽,心中无比痛苦,从而激发内心悲愤之情,总想去打破这种不近人情的旧制度。好在作者已经帮我们找到了排在这种旧制度的人物,那就是觉慧、觉民、琴,还有那么多的年轻学子。在他们的帮助下,最终把即将被推入深渊的淑英获救“上岸”,离家出生到了上海找与觉彗团聚。

我们生活在一个新时代,而且根本就不用再担心会有蕙、鸣凤、婉儿的那样的悲剧,但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特别是作为父母在子女教育上。不要以为不包办子女婚姻、接受子女自由恋爱就不会有“人间悲剧”发生。如今在子女教育上,我们的父母虽然很累,投入很多,但也存在着像“包办婚姻”一样的行为:

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的父母哪个不在早早就为孩子“包办婚姻”了?提前教育、学各种特长、报各种的特长班,虽然孩子不喜欢,但都是在父母的“高压”之下,孩子被迫屈从。但最终我们想想,那些学这学那特长的孩子,将来成才的又有几个呢?能沿着父母为其设计人生走下去的又有多少呢?

所以,我们不得不经常反思我们的这种“包办”是否就是正确的、最好的,值得推广的。我想,这些应该不值得推广,否则就不会在取缔这样那样的补习班、特长班,当然这也有其他原因,至少我们父母的“一厢情愿”是不可取的。虽然父母的想法是好的,是为了孩子的好。

家庭教育应该是一个大课题,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事,有道是“只有父母的好好学习,才有孩子的天天向上”,这句话就是对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忠告,而不是为孩子“包办”了事。

相关文章

  • 读《春》有感

    读完了巴金先生的《春》,我看得时候很快,心情也十分迫切,因为从前言开始,我就感觉到了巴金先生的心声,对年轻一代的期...

  • 读《春》有感

    当我听到“春”这个字,我就会联想到生机勃勃、鸟语花香、万象更新……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使我对春有一个更美的认识。...

  • 读《春》有感

    巴老在《家》中控诉了万恶的封建礼制,它禁锢人民的思想和行为,家长作风害惨了年轻一辈人。觉慧怀着满腔热血离开了令人...

  • 读《春》有感

    本文为读丰子恺先生所著文章《春》之后,有感而作。 春,一个多么美好的名词,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她是多...

  • 读《春宴》有感

    近日刚读完安妮宝贝的《春宴》,这是她改笔名为‘庆山’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一直很喜欢这位作者,读她的字句常有发自肺腑的...

  • 读《春野》有感

    “将我葬于高山之上,可见春日融融,寒川泄尽,花繁盈野。” -...

  • 读朱自清的《春》春有感

    春天是一个温馨的季节,在众多,写春天的文章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朱自清写的春了,它文字清新,风格淡雅,令我陶醉,就...

  • 读佳作写己文之2021.5.30

    其一 曰春归 春归春复去, 春去去春归。 燕燕春归处, 年年识旧妃。 读彡虎易一木文有感春归[https://ww...

  • 读《白帝春深》有感

    白帝春深, 琴音袅袅, 此情绵邈。 旼旼穆穆, 君子之态。 俟其祎而, 威仪棣棣。 王于兴师, 夕惕若厉, 羽檄交...

  • 读席慕蓉《春回》有感

    为什么记忆中的青春 不肯回头 为什么欢乐的过去 成为忧愁 当红尘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当我们悄然回首 原来,那么多的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春》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el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