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让子弹飞》最近又火起来了。
大概二十年前,有一部已上映多年的片子突然火了,它叫《大话西游》;
经过二十年后,又有一部上映多年的片子突然火了,它叫《让子弹飞》;
人们发现,二十年后看电影沉默的人和二十年前看电影流泪的人是同一群人。
我们习惯了超级英雄大杀四方,连中好几枪后还能用胸肌夹死大反派,最后搂着老婆接吻的片子,我们也一直以为自己会成为这种超级英雄。
但是实际上,我们就是超级英雄误伤的墙角路人,是火辣女主角地貌不惊人的追求者,更是《让子弹飞》中光膀子的汉子们。
我们想要的不是”吃着火锅唱着歌”
而是…
我觉得用又火起来这个说法不太合适,这个电影根本就没有退出过大家的视野。
尤其是电影中的名场面被改为段子,遍布在网上的各个回答下面。
B站随便啥时候点进去都有至少四五百人看,现在是1000。
(二)
剧情简单回顾。
在那个列车还要用马拉才跑得起来的魔幻年代,土匪张牧之带着麻匪兄弟和半途劫道顺便捡来的便宜师爷,豪气万丈闯入鹅城。
土匪迎面遇到了数代盘踞鹅城的恶霸,接着就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那是两种迥然不同的价值观的惊天冲撞。
张牧之只想要站着把钱赚了,然后把银子分给穷人。
黄四郎只想逼走来者不善的新县长马邦德,甚至让他像前五任县长一样暴亡,然后继续倒卖人口、贩卖烟土,日进斗金。
张牧之为民伸冤,痛打黄四郎的走狗武举人。
黄四郎则使出老三步、新三步,步步紧逼,假装麻匪反麻匪,勾结麻匪内部墙头草师爷,害死了张牧之的干儿子和枪杆子接班人。
黑手高悬霸主鞭。城外真假麻子一役,地雷轰响,白银漫天泼洒,师爷光荣牺牲,葬身于无数雪亮的元宝和大洋之中。
徘徊于黄四郎与张麻子之间的师爷,望着挂在树上的屁股,只留给世间一个诡异的神情。
据说师爷死前有两件事情要告诉张牧之,却没一件说得出口。
张牧之违背了对师爷的誓言,骑着高头大马,带着残败的队伍,打着缴获的万民伞返回鹅城,并放出豪言:
三日之内,定斩黄贼。
张牧之想把百姓的怒勾出来,让百姓觉醒过来,只要团结,他们拥有多么可怕可敬的力量。
没想到,他只发动了五十头鹅。
兄弟们问他怎么办,他说:
打,打就能赢。
(三)
越来越多人用他来玩梗。
这个电影是多少年前的呀,11还是10年?对姜文这样低产量的导演来说,刚好经历了一个舆论周期,我其实更想翻出来《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出来后几年内网友特别是知乎对姜文的评价来对比着看,80后90后大战的时候用姜文当过,现在90后和00后也在用姜文当了。
就是一个少年打败恶龙 拯救村民,同伴变恶龙,少年被污蔑的故事。但是你们批判的话看起来正确,但是感觉都站在历史虚无主义上了,教员当年进行过社会实验,尝试打破这种循环,结果失败了,不管原因是兄弟背叛还是其他,但最主要原因还是社会发展落后,生活需求远远跟不上斗争的步伐,经济基础不仅觉得上层建筑,更决定人思想的层次。
任何作品只有后人不断地再理解、再创作才能有生命力。只有一知半解又想随大流的人才想把它供上神坛、拉开它与其他人的距离,丢出一句“别拿这开玩笑”,显得自己高深莫测。殊不知这电影本身就充斥着各种玩笑,玩笑就是它的修饰。
后人品鉴,当然应该咀嚼内涵,但品尝一下表面修饰同样未尝不可,换句话讲,“玩梗玩得多了,可能就玩进去了”。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如有侵权,告知立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