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尧曰第二十》学习打卡

《尧曰第二十》学习打卡

作者: 梅馨与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20-03-15 13:18 被阅读0次

    【原文章句】

    (20-1)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参:

    ➢ 《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孟子·告子上》: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 《论语》: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 《中庸》: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 《吕氏春秋》:汤克夏,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身有罪,无及万方。”

    ➢ 《大学》

    •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道,言也。因上文引文王诗之意而申言之,其丁宁反复之意益深切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楚书,楚语。言不宝金玉而宝善人也。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 子之所慎:齐、战、疾。

    ➢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尹老师云:

    【课上】:什么样的地位,就有什么样的担当,什么样的奖励,什么样的惩罚;

    但如果一个人很努力做,还是做不好;那么上边就要换人。

    ·同学们加入书院,我(尹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学到:一、成长;二、智慧;三、担当;(没有担当,什么事也做不成!)

    ·在心上面“与人为善”才是真正的“絜矩之道”。

    【疏】:此言师承也。

    【钞】:读书,读圣贤书不是让自己有点气质,是要学智慧,要学习如何修养自己、助人、助天下人。圣人们,念念在天下,为什么我们念念是自己的名利爱欲?这一辈子,不至于饿死,要住、要睡,也不过一人大小的床,值得这么去争、去担心自己的利害吗?为什么就不能正眼看看自己的生命,想想自己的生命,让自己也能做些事情?“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尧、舜、汤、文王、孔子以后,为什么就不可能是自己?

    弟子所思:

    ·知:1.不以当代人物为仰止,以千古之圣人为仰止。当代人物,至多为百年之雄;而千古人物,乃五千年之雄。孰为可信?孰为可效法?不待言而自明。故人生立志,当以千古之圣人为仰止!

    2.生命重在师承。无师承,则心量、眼界、勇气难以登堂入室,惟有大德、有大智、有大勇之师父能真正带自己日日上达!

    ·行:

    1.为学时,常读圣贤书、与每一位圣人连电;减少与小人连电。

    2.人生苦短,重在找到自己的师父。当尽此一生之力,以寻找自己的师父。找到师父后,一心做好师父所教之功课!

    (20-2)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参:

    ➢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尹老师云:

    【疏】:此言夫子抱负也。

    【钞】:孔子一辈子的抱负是从政,但在当时,没能找到他自己的平台。六十八岁回鲁国以后,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教弟子,反而奠定孔子千秋万代的功业。我认为,没有孔子十四年周游列国的艰苦卓绝,无法衬托与奠定孔子千秋万代的深度与基础。孔子晚年生命的艰苦,正是他千秋万代功勋的背景与铺垫。

    弟子所思:

    ·知:

    1. 欲仁而不贪利。行政者之所欲,即全国人民之所欲。欲仁则全国皆向仁,欲利则举国皆贪利,可不慎其欲乎?

    2. 重过程,轻结果。菩萨畏因,凡人畏果。人皆有重果而轻付出之习气,总希望自己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别人就能将自己想要的一切奉上呈现,这是一种不实际、不仁厚之态度,是一种错误的人生态度。真正有智慧之人,皆是在因上实修,而果上随缘。是为自己当用力处。

    ·行:

    1.虽非执政者,然吾之心即吾全身之君王,此心向仁,则一身之太极皆向仁;此心向利,则一身之太极皆向利。故常守仁心,常诵经文。远离邪心,远离小人、邪文。

    2.做任何事,在过程上用力、用心,结果随缘,不因结果否定或肯定自己;以过程是否笃力到位作为评价!

    (20-3)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尹老师云:

    【课上】:命,就是天命。言,圣人之言。

    【疏】:此言生命终始也。

    【钞】:不知命,活着,等于没活。不知礼,就无法建立群众、团体,无法建立功勋事业。风声、雨声是大自然之声,厉声软语是人们之言,经典文物是圣人之言,入眼闻声,无不是言。知言则可以知人、知命、知天下!

    弟子所思:

    ·知:

    1. 命为一辈子之定位,属定位、人生方向之智慧;

    2. 礼为处事之法则,属处世智慧;人无此礼,州县难行;人怀此礼,蛮貊之邦亦能行。

    3. 言为人心之外达/物理之外象,知言为知心之智慧,知物理之智慧。言、象皆为外在之象,能从其象,而知其内应,知其内理,知其内心,可谓知人。所谓司外揣内是也!

    ·行:

    1.读经、修道、拼命找师父!

    2.以仁厚之存心,学习当代沟通之礼仪、交往之礼仪等一切礼仪。

    3.学习易学、学习医学、读经、读史!在社会上敲打磨炼,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我的问题】

    1、请问老师,当代我们应该学什么“礼”呢?用什么书/礼制当做标准?以什么作为“礼”的参考呢?

    答:现在礼坏乐崩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歌曲(非常隐晦)都已经不允许听;而现在的流行歌曲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开放,越来越糟糕。

    受法律是最低最低的一个标准,礼能教会我们优雅。很可惜都丢了。

    2. 老师,“不知命”,我们在工作上或者人生发展上要明白自己这辈子到底要做什么,那么婚姻,对孩子的教育上是不是也如此?天命是一个,还是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天命”呢?

    答:每个人天命是不一样的,有大有小。

    3. 老师,“不知命”,我们在工作上或者人生发展上要明白自己这辈子到底要做什么,那么婚姻,对孩子的教育上是不是也如此?天命是一个,还是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天命”呢?

    答:忍着,或者换一个部门。

    4、老师,请问一下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一个是自己的天命?

    答:年轻时不要太纠结,重要的是成长、进步。参考点都不够多时,很难做决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尧曰第二十》学习打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ik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