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产业升级,服务业增加销售额,从消费者关系到心流,还有推拉、心里模型,真是把从认知到心里,连心流这种假大空的东西都能用在增加销售额上。
消费者关系维护变成关系模型,表面说是获得消费者的价值,为什么消费能用来攻略人?经济关系为什么也要跨界到人际关系?
消费社会,小布尔乔亚氏的“中产阶级”的标签还需要标注多少人群?
精致的利已主义的2.0版本,增加花样,万物都可以成为“社交货币”,引起所谓的“传播”,营销的营销,哪里是社交媒体的分享?
不过是圈地自萌、自嗨。自嗨的人多了,引发群体效应。
技术发展、智能化的社会下,工业革命4.0的社会变革,吃穿住用行逐渐在Z世代的消费下变成吃喝玩乐。圈层、小众不断渗透,消费者把概念变为狭义的标签,贴在身上就不会空虚和胆怯。消费者的选择变成了一种商业提供的服务,垂直的概念成了统一的标准。看起来每个人吃喝玩乐得与众不同,实际不过是同一个模板。和韩国医美行业一样,规范化、平面化、同质化。
现在是民众“流水线”享乐、工厂配置一般的社交货币、出厂商品一样的生活方式。全民狂欢。
商业“炒概念”变为拆解概念、重构概念,重新再“炒概念”。先是网红品牌,再是公司“三年内”上市,再增加估值、增值出售。
浮躁的氛围下,快速变现、多个行业投资,消费不再是种选择,变成一种社交。这不是在为社交增值。
与客服互动占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购物时间,真的是种购物体验吗?现在服务业已经能把体验做得个性化、定制化了吗?
希望未来能看到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民众带来独一无二、“标签化”的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