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家网里谭廷勇老师的诗集《让月亮温暖着眼睛》创作分享会,很成功,很圆满。
虽然是一口浓浓的四川家乡普通话,但不影响谭老师清晰的思路和专业化的精彩表达。
三言两语的自我经历简介之后,就是对自己和文友创作的一首又一首的诗歌进行解剖分析,简洁明了地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与文友们分享。
我想,这样专业的分享,对热爱诗歌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堂诗歌知识普及课。
现在,很有一些人,为写诗而写诗,严重偏离诗歌创作的正常轨道,把中国诗歌文化的基本要义抛之脑后,甚至用色情、暴力、肮脏的语言入诗,让缪斯从美的神坛里跌落,摔得粉身碎骨,是很对不起老祖宗的。
在中国,人们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种文学体裁的热爱,诗一直是排在首位的。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王国。大唐盛世,把中国诗歌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度。我们的孩子,在呀呀学语时,甚至是在娘胎里,就接受着诗歌教育与熏陶。诗歌传承,是中国文化一直以来的大目标。
诗歌是文化殿堂里最高、最雅、最神圣的一座宝塔,不容疯狂和玷污。
《论语·为政》里,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圣人孔子用“思无邪”三字,高度概括出了诗歌创作的宗旨:没有邪念,思想纯正。
也就是说,诗歌可以有丰富多彩的形式,但它的灵魂应该是相通的,都得有美,有爱,有温度。欣赏者读诗,就是与美邂逅,与爱相逢,在爱和美的享受里,收获他所期待的温度和力量。
谭老师的诗歌创作理论里,强调了诗歌创作的宗旨。他说诗歌要有张力,思想的表达上,要体现为时代、社会服务的主旋律,要体现人和自然的和谐,要有美丽而高雅的情趣。
不难看出,谭老师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上,在努力践行着这一原则。读谭老师的诗歌,如春风拂面,率真,自然,又温情满满。
谭老师的诗歌里,到处充满了暖心的字眼。
先欣赏谭老师的这首
《温暖的表情》
年夜里,你匆匆离去
忘记带走给你买的新衣
还有口红和面霜
台灯总是独自亮到深夜
偶尔几个微信表情
像音乐的天使,飘入眼帘
那是你艰难的思念
我不忍心扰你
扰你抢夺生命的专心
急切地回复几个表情一一
一颗爱心
两朵微笑
三株红玫瑰……
都是我贴心的温暖
沉沉的梦里
仿若听到你隔着时空
甜甜地呼唤
一场匆匆忙忙、生死难测的艰难离别,没有眼泪,没有悲伤,虽然难免会有“沉沉的梦”,但更有的是开在脸上的花,长在心里的爱,回荡在耳畔甜甜的呼唤。这样自然真实又灵魂共鸣的深爱,如何不让人感动满怀?
再看他的《猎手与猎物》:
《猎手与猎物》
田埂上
趴着一只枪
枪里灌满坚锐的诱物
十分钟过去了
枪没有动
从天而降的猎物
在枪口走动
二十分钟过去了
猎物停了下来
慢慢地 细心地打理着羽毛
悠闲地躺着
望着它飞翔的天空
枪趴在那里
一直没有响声
一支猎枪,一个猎物,原本是一声枪响,一个带嚎带血的死亡故事。但谭老师用他那片仁慈之心,让猎手枪下留情,让幸运的猎物能够“细心地打理着羽毛,悠闲的躺着,望着它飞翔的天空”。人与大自然如此和谐有爱的相处着,这份大爱,如何不让人温暖到骨子里。
谭老师的诗行里,只生乔木,不长野草。你读读它的这首小诗,就可以明了:
《爱的病毒》
我希望是株爱的病毒
植在你的肺部
长出善良,质朴
又有仙人掌一般的刚强
生命的四季
为你抵挡风雨,寒霜
无可救药的爱上,也许永远没有结局,但他不怨、不恼,只希望自己的爱,“长出善良、质朴”,变得像“仙人掌一般的刚强”,在“生命的四季里”,为他爱着的人,“抵挡风雨、寒霜”。这是多么单纯美好的情感,多么温暖四溢的爱。
谭老师的诗里,家总有“热腾腾的饭菜”香;青春的列车上总是满载着“年华”和“梦想”;珍贵的友谊比“女神更美”;逝去的旧时光,“轻轻一嚼”,还能“甜在心上”……
这样的诗人,妥妥地走在中国诗歌传承的正道上,在用灵魂,传播着诗歌的芳香,诗歌甚幸。
2021年1月6日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