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网初25谢承琼坚持分享29天
这几天,都在码字。每天早出晚归,几乎成了绝缘人。
写写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吧。
1.不抱怨。
写,是一件特别烧脑的事。我不喜欢。但是,不得不写。这是工作。从2012年离开学校,到了新的岗位后,写似乎成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但要写,还要尽全力写好。刚换岗位那会儿,抱着人生无限可能的憧憬,尽管历经了诗情画意的花花草草向严肃认真的公文转型的阵痛,至少心情还比较愉悦。为了一篇稿子,熬通宵,还能产生心流之感,真难想象。后来,随着职业倦怠的出现,当所有的大材料都累积到你一人身上后,不满、抱怨随之而来。工作照样在做,但因为情绪不对,却不一定讨好。于是,经历了最煎熬的2016、2017。现在来看,或许,那就是人生的必修课,成长,就是从折磨中开始。如今,又到了新的岗位,工作依然与写有关。尤其是最近,几个重要材料堆在手头,昨天居然惊讶的发现,我好像并没有负面的情绪。办公室同事看我写得蓬头垢面,同情地说:我看你好恼火呀!我竟然抬头笑笑:嗯,能喊你写,是领导信任,等哪天不喊你写了,问题可能就来了。是的,大约正是想到这种被信任,尽管累,我还快乐着。
这,不正是聚焦正向给予我的馈赠吗?!
愉快地写吧!
2.不争辩。
我妈妈是一个性格好强的人,但心却非常好。
在妈妈的几个兄弟姐妹中,她就像主心骨。妹妹家有困难了,她要支招,弟弟生病了,她要帮忙买药。
对于一个本身身体不好,常年忍受病痛折磨的人来说,妈妈能这样做,真是很难得。
但是,以前的我,却经常跟妈妈发生争执。
为啥呢?
我看不惯她话里藏刀。
譬如,舅舅生病了,给她打电话。她听得不耐烦的时候,就会说:怎么办怎么办,我怎么知道怎么办。你一天还懒些撒,多困些撒……然后,各种难听的话就出来了。放下电话后,她又自己拄着拐杖去给舅舅买药寄回老家。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就跟妈妈说:你这是给先给他一巴掌,然后又拿颗糖给他吃。事也做了,但是并不得好。你说话太难听了。结果,就为我说的那句话,妈妈两周不让我上她家吃饭。
每周三早上,妈妈会打电话让我订烟。本来只需要10分钟搞定的事情,她总要拖1个小时。早上时间多紧啊,我受不了了,就不断地提醒她快点快点。然后妈妈就开始生气,她一生气,我也上火。
其实,真不想跟她吵架。
可是,越是亲近的人,越喜欢留给对方太多的负面情绪。
听完焦点第一课后,我就开始琢磨,为什么我喜欢跟妈妈争执呢,就因为我喜欢挑她的刺。
其实,妈妈多难啊!
自己都是个病人,还要给一大家子人操心。
我忽然好像接纳了妈妈这样的处事方式。
她喜欢怎样,就怎样吧!多陪伴我们一些年头,心情愉快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