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海文荟
语文教育,要守正创新——“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

语文教育,要守正创新——“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

作者: 微格式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8-10-01 17:01 被阅读2101次

    素素

    语文教育,要守正创新——“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听课感受

              2018年9月26日—9月30日,我有幸观摩了在甘肃兰州举办的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来自全国各省的36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这场全国顶级赛事中同台竞技,尽显教学风采。

            作课的老师,都在30到45岁之间,属于专业成长的成熟期。无论是教材解读力、教案创新力,还是课堂调控力、教学驾驭力,他们都显示了很高的综合素养,东西部课堂教学差异缩小。其表现也各有千秋,理性感性,睿智幽默,庄重温和,风格特色各异。更值得一提的是,统编教材各地只使用了三年级,在没有教学参考和教学资源的情况下,他们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统编教材新理念,为我们全国的小学老师起到了一个导向作用;课前每位老师只有10分的师生交流时间,但他们神定气闲,信手拈来,教学素养、专业成长非一日可为,更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和紧迫。

    先把思考和收获总结如下:

    第一,课堂目标精准。以往我们总是说 “语文教学目标模模糊糊一大片,数学教学清清楚楚一条线,学段目标不明”,现在统编教材的使用,带给老师们最大的福利是让我们老师知道在教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不再纠缠,不再游离,不再挖空心思去思考这篇课文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教学重点是什么,因为教材为我们写的明明白白。比如说四川省李智执教的三年级上册的《我有一个想法》,自始至终坚持目标导向,目标有梯度,符合三年级的学段目标。自始至终鼓励学生从这个不完满的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时,用几句话把想法说明白讲清楚,自始至终没有提更多的要求。有一个学生写了三四句话之后,我们的李老师不吝赞美之词:“五星级的作文就这样诞生了!”让学生感觉只要写都是对的,让学生觉得自己很伟大,遇到写作文一点也不怕。

    第二是课型很丰富。预测单元课,习作单元的课,略读课文,长文章怎么上,小古文怎么教,教师选课很大胆。说明只要有科学的设计、创新的实践,都可以上出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都能反映老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艺术。尤其是上预测单元的老师难能可贵,让孩子大胆预测和想象,但怎样预测,教师要给孩子提供思维的支架。比如甘肃的巢庆泉执教的《展开大胆的想象》,让孩子通过课文,教给孩子怎样去思考,怎样反着想:“一只猫的尾巴”变成“一只尾巴的猫”,设置提供情境,提供思维支架,拓展想象空间,满足孩子表达需求。还有就是略读课文的教学很到位却不越位,体现单元教学的价值。还有三位上略读课文的教师,很好的处理了精读、略读课文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学”和“习”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吉林杨波老师执教的《那一定会很好》,主目标只有两个。“从一粒种子到阳台的木板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的不同?” 用好导读提示的问题,学以致用,回顾精读课文《去年的树》学到的用思维导图总结文章内容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温故知新,两颗对比阅读,知新温故,扎扎实实,简简单单。

    第三是整体感增强。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跟上一节课文、单元整体目标,学段目标的关联进紧密,注重表达课和阅读课的联系。比如《学写留言条》,课前先让学生观看 “动物大王开大会”绘本,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应用文和其重要性,课堂做下铺垫。

    第四是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比如说黑龙江李文斌执教《繁星》中,对“啊”的变调教学,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其变调基本规则是怎么,该怎么做。而是基于文本情景让学生先读一读,这个读a,那个读na,让学生有初步的感受,注意而不刻意,下次遇到的时候让学生再读一读,让知识正确地传递给学生。对于韵脚知识的处理,不是单纯的静态的知识的传递,而是在学生朗读的融合中感受学习诗歌的节奏感。再例如河南叶峰亮执教文言文《书戴嵩画牛》知识的传递,借助句子意思的理解,让学生判断多音字的字音。

    第五是交给学生学习路径,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包括阅读的、学习、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路径,让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或者任务让学生去做。比如说黑龙江李文斌执教《繁星》中,要求学生做两件事,想象诗中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诗中的情景让你想到了童年的哪些情景?读诗要有画面感和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其实这就是读诗的基本路径。让学生明白,解决一个问题,要想哪些问题?做那些事情?再比如陕西陈中云执教《囊萤映雪》中,教师带领通过看注释、一边读一遍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接着读课文找到人物的表现,还要让学生关注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用具体而微的问题引领学生,忌讳教方法到最后变成教概念。让学生在语言的实践活动找到规律和方法,并逐步由技能转化为能力。

    对此我感触很深,每次拿到一篇文章,在不看教参的情况下,把自己当成学生,先自己阅读,我学习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把自己学的过程可视化,形成问题链。每个问题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有严密的学习路径。吕叔湘说过:“正确的模仿,反复的联系”,学生教法即学法,教路即学路。

    第六是语用意识加强。评课的老师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不能用中国话说清楚的。”的确如此,有时我们没说清楚,说明我们没想清楚;我们说的乱,说明我们想乱;我们说歪了,说明我们想歪了。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语用意识的培养,上海的戴建荣老师执教的《说话要注意语气》,老师联系孩子日常生活中几种最常见的说话问题和沟通场景,比如说道歉、商量、提醒等,进行多形式、多方位的练习和体会,从而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礼貌语言和说话语气,孩子说话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福建陈姬执教的《学写留言条》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应用文,既关注留言条的格式内容,又关注到了留言条的交际功能和使用场景,孩子在不断的纠错、改进和尝试当中,由不太会写到基本会写,让学生在原有学习起点上有所生长有所提升,教学风格在真实中见艺术,在扎实中见功夫。再如西藏琼拉姆执教的《芙蓉楼送辛渐》用多种形式读书,把词语理解,诗意体悟,诗情体会融入到古诗教学当中,语言训练扎实,学生也获得了审美和情感的熏陶。

    第七是教学手段和载体非常有效。最明显的比如说有板书,PPT、视频、绘本等,没有花里胡哨的教学手段和视频,所谓的教学手段和载体非常简明和实用。教学手段都因课例和学段而异。好几位老师在教学找那个进行了绘本使用,用得好在低、中段很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湖北喻静蕾支教的《长大以后要做什么》,先让学生讨论自己的愿望时音乐的使用非常的应景,激发了学生对未来的想象。

    统编教材好教,但教好也不容易,关于观摩活动有自己不成熟的建议和意见。

    第一是站位再高点儿。准确把握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线发展的特点,除了发展孩子的语文素养之外,更要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不能因为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对孩子片面的认识不去及时引领。比如说陕西陈忠云执教小古文《囊萤映雪》,老师问胤为什么读书,学生说他家里穷胤才去读书。对此教师没有及时点拨和纠正,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了解为中华而崛起的周恩来等等,让孩子感受作为人的大格局大情怀。《长大以后做什么》中,一个学生说:“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厨师,把自己养胖,姥姥就可以答应我吃零食。”学生表达固然无错,但做厨师仅仅是可以让奶奶答应自己可以吃零食吗?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学生体悟到在这个职业当中有美好的享受,可以服务社会。《展开大胆的想象》一课中,一个学生在说自己的想象时,说自己要变成一只超大的但不吸血的蚊子王,这是多么充满正能量啊,老师一定要加强表扬。还有个学生想让地球引力消失,这样的话妈妈不见了,作业本和铅笔也不见了,什么都不见了,他就不用写作业了。对此老师没有及时的进行点拨和制止,老师可否追问他一句;“不写作业,你干嘛呢?无所事事,就会无事生非。”所以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培养孩子的美好品质。教师要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传递正能量,当然我们的学科德育也不要像过去那样画蛇添足,最好是有机的生成无痕的潜移默化。

    第二个是身段再低点儿。首先是面向全体,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孩子,让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有些课上,老师点对点的多了一些,面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少了一些。有些课孩子从头到尾除了听别人说、看别人表演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没有写过一个字,一动也上没有动过。其次是要重视基础训练,小学语文姓小,名语,我们要突出单元重点语文要素,但同时,不要忘记最基本的识字写字等常规目标。另外,还要体现学段的梯度,低年级的作文写得感性自由一点,让孩子乐于表达,高年级的作文写得规范一点理性一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写规范的作文。整个小学阶段的重点,就是根据表达和写作的需求,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对语言和修辞不要要求过高,通顺即可,9年义务教育就没有写生动写形象的要求,更别说我们小学阶段了,我们小学阶段就把作文写清楚写通顺放在首位。比如说青海赵丽霞执教的三年级上册《猜猜他是谁》,解读文本时抓住写作要求第一句话“让我们来做个游戏”让孩子通过游戏不知不觉的写了几句话,而不是一上去就写出人物的特点呢?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身段放不低在名师综合症中体现的最明显。有位名师上课开始,就批评学生“不要往台下看,要认真倾听 ”,而不是顺水推舟采访孩子为什么往下看,从而鼓励学生要大胆专注;一个学生很热情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老师说“你说了半天也没说到答案”,而没有方法的引领和情感的激励;当一个学生直接评价别的同学说话结结巴巴时,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如何评价,而是故意用夸张的嫌弃的眼神来表演引得满场哄笑; 当学生鼓掌时间太长,老师华中却充阴阳怪气地说“够了——”,而不是说:“你的表达太有创意了,难怪同学们的掌声经久不息呢!”;课堂临近尾声,个别学生出去迟缓了一些,教师说“不要呆头呆脑的”,而不是摸着孩子的小脑袋说“是不是对老师留恋不舍啊,老师也舍不得你哟啊”……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地方,是老师帮助学生学习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老师,要放低身段,不要搞笑,不要刻意讨好孩子,不要居高临下调侃孩子,不要把自己变成课堂的焦点。

      第三是步子再稳点儿。 语文教育,要守正创新,我们的语文从上世纪就开始了,已有好的经验,不要妄自菲薄,从很多宝贵的传统的经验值得入手,不要搞历史虚无主义,不要说为了创新而创新,但是我们还要正视我们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小学教学中存在的核心问题,第一,就是我们的目标定位很准确,但是如何把目标分解到课堂当中,分解成可以操作的目标,仍然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比如说我们让学生大胆想象,怎么大胆的想象呢?有什么好的步骤和方法?第二就是如何保持目标和评价的一致性。比如说我们习作刚开始的目标定位是,说清楚说明白,但是在评价的过程当中,不由地提高了评价要求,要求学生说清楚说生动说具体,过程游离,评价苍白的现象仍然很严重。怎样根据目标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怎样用表现性的行为来衡量目标是否达成使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

    第四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再强点儿。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这次课当中,老师很少培养孩子你的质疑精神。当一个学生问道:为什么题目叫看不见的爱?你可以顺水推舟问: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至少还要解决哪两个问题?

    第五是评价再科学多元点儿。关于评价的内容和形式有很多:知识散乱时教师的归纳提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出和肯定,情感怯懦时的一声情感激励,学生卡壳时问题难度的降低,都是评价。穷追不舍是评价,转问他人是评价,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温柔的抚摸、甚至一个沉默不语不置可否都可以是对学生的评价。比如说在吉林杨波老师执教的《那一定会很好》中,有一个问题“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学生说:“都是树”,教师说“这是内容的相同点。有没有在写法上的相同点?”教师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肯定强化的同时,后又通过点拨引导学生关注写法上的相同点,实现了科学评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教育,要守正创新——“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un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