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完最后一张试卷,这学期的工作就正式结束了。
每每这时,既有对假期自由生活到来的欢喜,又有送走一批学生的小小失落,她们终究是渐渐长大,渐渐离开。而我,在一年年的迎接和送走中,也渐渐老去。
惊喜的是,两个小可爱送了我一份珍贵的礼物,一本肖培东老师的专著——《深深浅浅之间》。当两个孩子悄悄跟随我到办公室,把书捧给我的时候,我是震惊的。从来没想过,她们会送书给我。只因为上课时谈到过肖老师和他的书,他的课,她们竟然入了心,知道我的喜欢,表达对我的热爱。何其有幸,遇到这样懂我的孩子!
每每这时,总喜欢在一段安静的时光里发呆。回忆这一年是怎样度过的。我都做了些什么,做得怎么样,比去年有没有长进,下学期又想有怎样的突破和改变。
也许跟年龄有关,越来越喜欢这样的回顾。给自己一点时间,给回忆一点时间,就那样静静地呆着,任思绪天马行空地驰骋。
最大的贡献应该是鼓励学生坚持两年的随笔长跑吧。厚厚的笔记本可以作证,密密麻麻的文字可以作证,共同聊写作的课堂快乐时光可以作证,写作小能手的经验分享可以作证,发表在周报上的小作品可以作证,学生看得见的成长可以作证……写作,没有技巧,只有慢慢写起来,才可能有蜕变。写作,无非是有感而发,有情可抒,有思可写,这是原来意识不到的写作真谛。有素材了,有思想了,有情感了,写作自然水到渠成。没有生活做根基,所谓的技巧只是好看的盆景而已,是缺乏生命力的。
培养习惯,是一直以来的追求。圈点勾画,大声朗读,大胆发言,认真书写,合作学习,思考路径……是细水长流式的要求和指导,从未间断过。从课本上的笔记可以看到成长的足迹,从自然大方的发言可以看到蜕变的惊喜,从作业本上的进步可以看到书写的变化,从流畅的语言表达可以看到思维逻辑的清晰,从同桌共赢的成绩可以看到相互学习的乐趣……这是我一直的美好愿景,更是长久不息的追寻。我要的不仅仅是成绩,更是各方面的渐渐成长,是做人做事的引领和渗透。
语言表达,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两年来,我努力创造各种机会锻炼他们。看标题提问题,课前讲名著,看视频谈看法,给别人习作提修改意见,写作好的经验分享,讲课外古诗词,比较阅读聊异同……有时是主动报名,有时是老师逼迫,无论怎样都是希望他们磨炼口才,心里想的能说明白,慢慢地,能表达准确流畅,逻辑清晰。虽然有些取得进步,不再紧张,不再惧怕,但仍有个别同学缺乏站出来表达的勇气和信心。根本原因是,他们的内心是缺乏力量的。我知道,慢慢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让她们接纳我们的建议。而这条路漫长又曲折。只是希望,每年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些改变,哪怕是一点点。毕竟,成长的路从来就没有平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