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静》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静》

作者: Panda_2c23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23:36 被阅读0次

昨天说罢动,只是一方面。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美,同样也是感受。同样,同一美颜,同一和声,不同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便不同。

例如,路边有一棵大树,有的人看见了会觉得可以用来盖房子;有的人看见会觉得可以让人乘凉;有的人却说如果画到画里会特别美;或者还有人会说它是动物的家园。再或者路上有个卖唱者,我会觉得他唱得非常动听,想驻足倾听;你见他便心烦意乱,觉得他阻挡了你前行的脚步;更或者他人看到了会觉得社会仍然不公平,想要去伸张正义。感受不同,正是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力。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人类也是如此。有人好动便有人好静,好动的人在某一方面会表现得特别出色,好静的人也会在其他方面大放异彩。比如,我们班里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是比较好动的,但有一个文静不太说话的小女孩却让我印象很深刻。

记得那是一节班会课,在讲解环保时随口向学生提及“世界环境日”,其实我早已忘记自己曾经说过,在后来的一堂课中,机缘巧合的竟然又碰到了“世界环境日”,全班同学都静悄悄地满脸疑问的看着我,唯独这个不爱说话的小女孩,坐得端端正正正的,并且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她不像平常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一样举得高高的,反而端端正正的,如果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我示意她回答,只听见她樱桃小嘴里标标准准地吐出“六月五日”四个字。我被她惊喜到了,平常那么文静那么不引人注目的一个小女孩,其实她内心的感受是如此的强烈。我不禁很惭愧,平常总是表扬那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却忽视了这些同学的感受,或许在有的时候“静”也能学到更多。最重要的是心静。

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够亦动亦静,切换自如。

相关文章

  •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静》

    昨天说罢动,只是一方面。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

  • 谈静

    见 在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静中,作者对比了此前的谈动中的观点,提出了青年在追求静的过程中应该是什么样的...

  • 今起读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中午整理书桌,看到去年给孩子买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随手翻了起来。 我今天读的是前四封信,分别是《谈读书》《谈静...

  •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动》

    看到这个题目时,脑海里立刻想到的便是课间十分钟操场上、教室里、楼道里甚至包括厕所里孩子们活蹦乱跳的情景,即使到了下...

  • 师生同读一本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多读一封书信,少走一段弯路

    读书方法指导 1.一信一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我国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给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书信,内容涵盖与青年学习...

  • 2018-09-14

    四年前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一篇随笔 昨天整理书房,偶然翻到了几年之前读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一篇随...

  • 2019-02-19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这几日读书,偶然翻到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才想起来这本我上次在当当网上购书时为...

  • 【学生习作•读后感】8.4袁佳鑫

    我的答案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世界完美之处,便在于...

  •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人生与我》

    人生这个话题对于涉世未深的我来说,确实感觉无从说起。或者可以说我的人生厚度还差的太远了。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这封信,...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读书

    【无戒学堂年度IP营打卡第49天,1100字,累计61042字】 我是在一个绘画直播间里,不经意看到主播在推荐大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za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