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罢动,只是一方面。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美,同样也是感受。同样,同一美颜,同一和声,不同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便不同。
例如,路边有一棵大树,有的人看见了会觉得可以用来盖房子;有的人看见会觉得可以让人乘凉;有的人却说如果画到画里会特别美;或者还有人会说它是动物的家园。再或者路上有个卖唱者,我会觉得他唱得非常动听,想驻足倾听;你见他便心烦意乱,觉得他阻挡了你前行的脚步;更或者他人看到了会觉得社会仍然不公平,想要去伸张正义。感受不同,正是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力。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人类也是如此。有人好动便有人好静,好动的人在某一方面会表现得特别出色,好静的人也会在其他方面大放异彩。比如,我们班里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是比较好动的,但有一个文静不太说话的小女孩却让我印象很深刻。
记得那是一节班会课,在讲解环保时随口向学生提及“世界环境日”,其实我早已忘记自己曾经说过,在后来的一堂课中,机缘巧合的竟然又碰到了“世界环境日”,全班同学都静悄悄地满脸疑问的看着我,唯独这个不爱说话的小女孩,坐得端端正正正的,并且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她不像平常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一样举得高高的,反而端端正正的,如果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我示意她回答,只听见她樱桃小嘴里标标准准地吐出“六月五日”四个字。我被她惊喜到了,平常那么文静那么不引人注目的一个小女孩,其实她内心的感受是如此的强烈。我不禁很惭愧,平常总是表扬那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却忽视了这些同学的感受,或许在有的时候“静”也能学到更多。最重要的是心静。
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够亦动亦静,切换自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