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作者: 寸进 | 来源:发表于2021-03-05 16:20 被阅读0次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最初是在“辉哥奇谈”公众号上看文章受到启发后购买的。合上书,什么都忘记了 ,头脑中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那就是关于“良质”的概念,就像书的扉页上所写的“什么是好,斐德洛,什么又是不好——我们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吗”?

可以说,这本书是作者对价值的一场探寻之旅。在我看来,良质的意思我们每个人有都知道,但对标准却比较模糊,就像看到两件不同的衣服,你能很快地分辨出哪一件要好一些;对两个人完成的相同的工作,从成果上也能很快判断出谁做得更好,有的人甚至看一眼就能对一件事物情况有个总体印象。对于“良质”的定义,作者一直没有给出,也无法准确定义,但他通过一个例子,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良质”:

“于是他选出学生的两篇文章作例子。第一篇写得十分凌乱,有一些很有趣的想法,然而没有形成完整的主题。第二篇写得非常好,但是这个学生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做到的。斐德洛把两篇都读给大家听,然后要大家举手表决,谁认为第一篇比较好,有两个人举手;他又问有多少人认为第二篇比较好,有二十八名同学举手。他说:“有二十八名同学举手认为第二篇比较好,这种价值判断就是我所谓的良质。所以你们知道良质是什么。”我知道有所谓的良质存在,但是一旦你想去定义它,情况就会变得很混乱,因而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个良质的概念非常棒,它发挥作用了。它就是那个应该被写在黑板上的,每一个创造主体都拥有的神秘莫测的内在目标....

除了对“良质”的探讨,书中还有许多论述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关于自我和无我的爬山一段:

“对没有辨识力的人来说,自我的爬山和无我的爬山看上去可能都一样,都是一步一步的向上爬;呼吸的速度冶医院;疲惫的时候都会停下来;休息够了优惠继续前行。但是事实上两者是多么的不同阿!自我的爬山者就像一支失调的乐器,步伐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也可能失去欣赏树梢上的美丽阳光的机会。在他步履蹒跚的时候却不休息,仍然继续前行。有的时候,刚刚观察过前面的情况,他会再看一遍。所以他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他谈话的话题永远是别的事和别的地方。他的人虽然在此地,他的心却不在。因为他拒绝活在此地,他想赶快爬到山顶,但是即使爬上去了,他却仍然不会快乐,因为那样的话,山顶就变成了‘此地’。他追寻的、他想要的,都已经围绕在他的身边,但是他却并不要这一切,因为这些‘就在他身边’。于是在体力和精神上,他所跨出的每一步都很吃力,因为他总认为自己的目标在远方。”

多数时候,我们都在追寻外在的目标,想赚更多的钱,晋升到更高的职位,欲望永远比现实要来得快,就这样拼命地追赶,顾不上审视自己的行为。如果能“无我的”做这些,应该就能体会得到“活在当下”的心安,寻得内心的平静,外在的喧嚣也就无法打扰到“我们的心”,在高楼林立的水泥丛林里“大隐隐于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zr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