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不好就想放弃,孩子内心缺少的是……

学不好就想放弃,孩子内心缺少的是……

作者: 一年级小豆包 | 来源:发表于2020-06-30 08:49 被阅读0次
大手拉小手,一起向前走

学拍皮球、学折纸做手工、学骑车、学跳绳……孩子总是在不断学习新东西。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不仅是一项新本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会一种技能,孩子体会到——我可以掌控我的身体,做到我想做的事。

这种掌控感的积累,对孩子自信心的发展十分重要。

但任何一种学习,都有难度,有挑战。家长的期望是:孩子能够抗得住挫折,不惧怕困难,坚持到底。但现实情况是:常常有孩子遇到挫折就后退,甚至大发脾气,执意放弃。

最糟糕的是,一次挫败给孩子很大打击,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都不敢再迈步向前。

怎么办?

作为成人,我们能克服困难,坚持做一件事,往往是因为我们有明确的理智的目标,并具备较强的自控力。

但孩子不同。

孩子的大脑主要受情绪脑控制,当下的感受,就是他们判断一件事情的主要依据

不仅如此,这种“感受”的积累,将形成大脑深层的记忆,这样的记忆,还会对孩子在未来,遇到类似事情时是前进还是后退的潜意识判断。

因此,孩子愿意持续做一件事,“感受好”非常重要。

什么是“好的感受”呢?

可以分成三种:

安全的感受

成功的感受

欢乐的感受

安全,不仅仅指客观意义上身体的安全,更重要的仍然是内心感受层面,包括:

当我需要帮助时,爸爸妈妈会立刻提供支持。

当我失败时,爸爸妈妈不会改变对我的看法。

当我不开心,可以释放情绪而不会遭到指责。

我们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检视自己与孩子的互动。

第一:安全感首先来自——“当我需要帮助时,一定能得到父母的帮助”的信念。

人类的孩子在幼年期相当长的时间里,需要依靠父母才能生存。因此,父母是否“靠得住”,对孩子来说是关乎生存的重要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来自父母在日常互动中传递给孩子的感受。

如果被问到:当孩子遇到困难,你愿意帮助他吗?我们肯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会!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未必能给孩子“我会随时得到爸爸妈妈的帮助”的感受。

举个例子——

带孩子出去玩滑板车。路上遇到台阶,孩子要求你帮他把车拉上去。你会怎么回答?

A. 毫不犹豫地说“好!”

B. 认真地要求:“这个台阶不高,你应该可以自己拉上去哦。你自己试试。”

C. 质问孩子:你怎么什么事都找妈妈?你自己不会先试试吗?你都那么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如果生活中大多数时候,孩子提出需要帮忙时,他得到的回答都是B,甚至是C,那么,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他能相信——“当我需要帮助时,爸爸妈妈一定会帮助我”吗?

很多人会问:孩子如果什么都靠父母,如何得到锻炼?如何能习得生活必需的各种能力呢?

让孩子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点当然重要。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既让孩子得到锻炼,又不损伤他对父母的信赖?

怎么做?

用搬滑板车的例子,我们可以爽快地回答“好,没问题!”,然后,我们有很多方法来让孩子参与到“搬车”的行动中来。

比如可以呲牙咧嘴地把车抬起来,然后说:“还真沉啊,你愿意跟我一起搬吗?”或者建议两人搭档,孩子抬车头,同时指挥方向,大人抬车尾。孩子通常都喜欢在合作中担任主导角色,会欣然同意。

你如果还能在后面用好玩的方式假装跌跌撞撞跟不上,表现出滑稽的“吃力”和“笨拙”,孩子就会更开心,更主动。

总之,无论具体方式如何,核心在于——

我们要在心情的层面表达有求必应的态度,但在具体事情的层面,并不一定就是伸手帮孩子把事情做了。

我们可以有很多方法既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愿意帮他,又有机会继续努力锻炼自己。

其次,安全感还来自:当孩子失败时,他会遇到什么?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都会反复对他们说:失败没关系,努力了就好。

但很多时候,我们在具体事情中的反应在传递完全相反的信息。

当孩子跳绳总是跳不了几下就绊住,我们脸上是什么表情?

当孩子的字写得不合规范,我们第一时间是什么反应?

当孩子在运动中不如别的孩子表现好,我们会怎么说?

你怎么回事?怎么老弄不好?”

“你看看那个小朋友……”

“怎么又错了?跟你说多少遍了?!”

……

这些都是我们在面对孩子失败的时候常常脱口而出的话。即使控制住了自己,没有埋怨孩子,即使嘴里说着“没关系,没关系”,但不耐烦和焦虑已经清清楚楚写在我们脸上。

如果孩子每次失败,都会看到这样的眼神和表情,他还会相信“失败了没关系”吗?背负着“失败了爸爸妈妈就会不高兴”的压力,孩子就会在面对挑战时却步。

第三,当孩子不开心时,他会得到什么反馈?

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孩子往往会不开心,沮丧,甚至因此大发脾气。这时候父母会怎么做呢?

从本能来说,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自己关心的人不开心。所以对待孩子的负情绪,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赶快想办法,让他不要不开心。

否认: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呀。

批评:你怎么动不动就哭啊?

劝解:

没关系,多试几次就好了。

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呀。

你能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

我们劝孩子时想表达的意思都是有道理的。孩子若能明白这些道理,从长远看肯定也会受益很多。

但是,讲道理的时机不对。

这个时候,孩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讲道理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被否定,因而更加难过甚至愤怒。

实际上,做不好就不开心,是任何人都会有的正常的情绪反应。

这个时候,对孩子最大的帮助不是强行“关停”他的情绪,而是:

- 陪伴他,让他可以尽情地发泄情绪。

- 帮助他逐渐调整自己的情绪。

我们来看悦悦妈妈在她拍球拍不好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小姑娘悦悦看邻居小姐姐拍球拍得特别好,也想试试,但却总是控制不好球,最后气得躲在沙发上掉眼泪。

妈妈把悦悦抱过来,搂在怀里。悦悦靠着妈妈,哭得更大声了。妈妈轻轻拍她的背,温和地说:“哎呀,拍球还真是不容易呢。”此外,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了,但是一直搂着孩子,关切地看着她,轻轻地拍哄。悦悦哭了一会儿,情绪就渐渐平复下来了。

妈妈没有讲任何道理,没有试图阻止悦悦的眼泪,相反,她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让孩子可以尽情宣泄情绪。同时,妈妈的眼神、语气和身体语言,给了悦悦最有效的安慰。

以“安全的感受”为基础,孩子就不会背负“失败了很糟糕”的心理负担,同时他们也坚信,遇到任何困难,爸爸妈妈都会陪在身边。这样,他们就能面对挑战,迈出勇敢的第一步。

因为有你,所以感到很安全!

相关文章

  • 学不好就想放弃,孩子内心缺少的是……

    学拍皮球、学折纸做手工、学骑车、学跳绳……孩子总是在不断学习新东西。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不仅是一项新本领,更重要的是...

  • 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

    努力是一种行动的结果。 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并不缺少,而是缺少方法,孩子不是学不好,原因是没有方法,缺少能力。 面对...

  • 范跑跑与猪坚强

    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没有信心的时候,确实就想逃跑。比如对某人而言,有时真的是缺少信心,然后就想放弃自己,放弃...

  • 缺少的是内心的平静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早上醒来莫名的心慌,内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压力。还没有到起床的时候,但已经无法继...

  • 2019-05-27

    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克服不了一跳舞上课就想跑的感觉!我是真的想要放弃跳舞吗?学的时候就浑身没劲,不好好跳,分组的时...

  • 敬畏生命

    一个孩子不能缺少对生命的敬畏,缺少了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就不知道害怕,就容易放弃生命,让你放弃你生命的同时,生命也就...

  • 学习学习

    学习中难免挫败。一旦开始有挫败感,就想要放弃。这是长久以来养成的不好的习惯。得改。 想要学的太多了,总是东一榔头西...

  • 困难总比想象的多

    有点困难就想放弃,坚持一点,后面的困难可能更多,不放弃,真的不能放弃。那些不好的,努力改变吧,总把事物想象的太美好...

  • 日记43

    今天的内心依然纠结,孩子开学第一天,虽然把他送去了学校,但是孩子的状态却很不好,还没到学校就想着要回家,路上...

  • 妈妈需要你的帮助

    今天教琦琦折纸,一遇到困难或复杂点的地方,他就有点急躁,就想放弃。但其实他内心很想学会,因为过一会儿他还会接着学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不好就想放弃,孩子内心缺少的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dt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