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食物,是保存回忆最好的媒介。味觉,是最容易触动记忆的按钮
一道家常,一张饼,一件食器,一种香味就能混合出最初的样子。
好吃的食物多种样,好看的食器千千万。但独有一碗馄饨的柔情只此无二。

煮得半透明的馄饨皮,有种奇怪的,诱人食欲的质感。对于我来说,一碗馄饨的柔情却全在这一碗馄饨皮上。
小时,最喜欢的一道食物就是馄饨,所以最先学会的就是包馄饨。爷爷割好新鲜的猪肉,奶奶剥好小葱头,一个个洗净的小葱头有种好看的光泽,透透的乳白色,发出独特的葱香。左右两把刀开干的爷爷,一派大厨风范儿,一块完整的猪肉在不停的敲打,开剁中慢慢变成肉泥,起了胶质,有了黏性。再加上拍碎的葱头、切好的新鲜翠绿的葱末,就是这样简单的几个佐菜,再加一点盐,一点蒜姜沫,就是传统小葱猪肉馄饨的主角馅儿了。

我从小虽然就是不怎么吃肉,但是,光看着,就很喜欢。用心制作的食物,就是看,也让人有种莫名的期待啊。
处理好肉馅儿,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包馄饨。
小小一张四方形的面皮,有种好看的碱水色,和重庆面条的碱水面一个色泽。厚度比圆饺子皮更薄,闻一闻,是好闻的碱水味儿。
一小坨肉馅放进四方形面皮的边角,折叠三次,左右蘸水,反手一转,捏合,就是一个馄饨。一张面皮,我能包出八中不同式样的馄饨:元宝、小船、草帽......。

爷爷总会在我和奶奶一起包制馄饨快好的时候,座上一锅热水,洗好小白菜叶,待水烧开,先放入小白菜,滴几滴油,煮至小白菜熟捞出,再下入一个个式样不同的小馄饨。透明的皮和已经能从透明皮里看出隐透出的肉馅颜色,就是馄饨煮好的标志。
最后盛放进放了菜叶、酱油、盐、香油、自制辣椒油的斗笠碗里,浇上足够的汤,再最后撒一把小葱沫,就是这碗馄饨。

感觉人总喜欢有自己的仪式感吧,除了会挑选自己喜欢的碗吃饭吃面吃馄饨,甚至连吃东西的顺序好像也得有个不同。
对我来说,吃馄饨就是把所有的肉挑出来给爷爷或者家里的小堂哥,剩下一整碗的馄饨皮,透亮透亮的,有点白色,配上鲜绿的菜叶,葱沫,还有红汤时的辣椒,吸饱了所有佐料的薄薄面皮,就是一碗美味。
是一整碗的柔情。是面对冬日太阳快下山时,橙红色的天光;
是端着小板凳和爷爷奶奶,三人并排坐在阳台上,看着对面的田野、树林和小房子的温馨;
是雨天,我一个人在阳台上撑把伞,坐在伞下,看着大雨打破小河面的平静,然后埋头吸进一块面皮的惬意;
是每逢过年前,总是对一大家人的团圆、对新衣服、对除夕夜宴的期待。

我的所有柔软应该都给了童年,我的所有柔情,应该只有这碗馄饨记得最清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