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希望将读过的书,摘抄的部分记录下来,自己还在想一些更好的做笔记的方法,因为觉得单纯的摘抄效果不是很明显,希望可以慢慢摸索出一条更好的读书笔记记录方法
在面向特定的垂直领域,业务极深,行业壁垒很高时,用户研究的价值应该怎么体现?
垂直、业务成熟、行业壁垒高,说明这个行业发展得比较久,利润还不错,已经进入收割期,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不理解用户是谁,在哪,他们喜不喜欢我的时候了。已经沉淀的数据、客户的定制需求都需要用研团队紧跟业务,深入分析数据,洞察商业变现。传统的用研已经没有意义了,简单的访谈也起不到了解用户的作用。
简单来说,你们需要从所谓“研究用户”的人本身转向“研究用户产生的数据”,找到合理的体验支撑点,而且这个体验的改良能同步提升商业效果
行业内没有竞品可以参考时的思考方向?
1,可以先做一个MVP(最小可行产品),然后拉一些目标用户来做测试和意向性访谈,看看是否满足他们的需要,或者发现一些可用性问题,不能通过用户测试考验的产品,就需要再继续打磨
2,用户在没有这款App的时候,究竟是怎么解决现有问题的”,这就是你们的竞品
设计师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训练设计逻辑的方法:每个月写一个Keynote,自己定一个自己也回答不了的问题(可能只是暂时回答不了,比如:为什么中文字排版看上去没有英文排版好看?),模拟你要给老板汇报这个事,然后把它写出来,讲出来,训练两年,你的设计逻辑应该会有很大提高。(非常落地可行的方法)
电商,广告,增值服务,互联网产品的变现三驾马车
工具类软件的不同阶段,设计师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工具型产品从起步到成熟的通常路径是:工具(解决用户一个或多个明确的问题)-社群(让用户形成互动,贡献内容,建立连接),分为两个变现方向:
(1)以虚拟内容为中心,卖知识、卖经验、卖广告;
(2)以实体内容为中心,卖货,导给电商平台流量。
①起步阶段是解决用户明确问题的时候,用户的核心使用体验应该放在第一位,设计师聚焦核心任务的极简、一致、高效,如果是O2O类型的工具,那么提供服务的商家体验也必须做好,提高商家的效率,降低固定成本;
②用户开始形成一定数量后,就是持续地拉新和优化留存,这时候设计的重心在精细化运营,讲究的是反应快,在核心任务中要尝试开拓不同场景给不同需求和不同熟练度的用户,这个时候逐渐会有大量的用户运营、内容运营设计需要做;
③转向变现的时候,产品的形态通常会有调整,产品的大版本改版,服务于商业的新功能开发,用户运营面积的扩大,会带来更多的设计需求,走到这一步,设计团队一般都会开始扩大,走向多维度,多类型的综合类设计。
用户及公司层面体验目标衡量?
-
用户层
1,可用性评估,
2,满意度评估
3,NPS:NPS(Net Promoter Score),净推荐值,又称净促进者得分,亦可称口碑,是一种计量某个客户将会向其他人推荐某个企业或服务可能性的指数,
4,VOC分析:客户声音,顾客理解价值 -
公司层面
1,看转化率,
2,留存率
3,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是产品从用户获取到流失所得到的全部收益的总和
4,ARPU:ARPU(ARPU-AverageRevenuePerUser)即每用户平均收入。用于衡量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业务收入的指标。ARPU注重的是一个时间段内运营商从每个用户所得到的收入。
不要为事情本身排优先级,而应该为事情的目标排优先级。排序除了“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外,影响事情进程的变量还包括难易程度、投入资源等,所以每个排序都必须要包括它们。如果事情特别清晰的话,也可以先算一下潜在收益,毕竟有收益的事情做的动力会大一些,效率也会高不少。最后,一定要为每一件事设定deadline,没有deadline的事情不需要排优先级。
设计师怎样进行思维训练?
1,基于场景思考问题,
2,动态化的思考问题:在思考当下问题的时候,要发散思考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提供随机应变的可能
3,细节化的思考问题
APP场景扩展?
(1)构建产品稳定的设计语言;
(2)产品和开发团队规模变大,业务解耦以后用以维持设计统一性、开发统一性,提升效率,降低错误;
(3)形成自己的开放生态后,用来和第三方无缝合作(比如:微信的小程序平台)。
如果是要做到设计和开发无缝的整合组件,(以Android App为例)需要有两个条件:
(1)对齐开发和设计语言,具备基础的软件知识。例如,对于Linear Layout、Relative layout等界面布局方式的理解;
(2)深入理解控件的使用场景和类型,了解UX的控件和开发的控件的对应关系。例如,Listitem与SingeList的区别,List与Perference的区别,Textfield的类型与输入法的关系。 现在建议使用Flutter(https://flutter.io/)来帮助设计师和开发人员沟通,实现设计的代码化,这个SDK生成的代码是直接可以copy到Android Studio中进行App构建的,不是那种为了动效和场景跳转做的prototype。 如果是基于Web的组件化,那么通过网上的很多design system的在线展示可以很好地学习到别人的最佳实践,比如Salesforce的Lighting design system。
竞品分析的角度?
-
交互方面
①分析交互框架(设备、交互手段、场景、行为);
②分析交互流程逻辑(任务流、任务变量、页面关联逻辑,边界条件);
③分析页面状态和规则(页面元素,控件、判断逻辑-基于角色,时间,场景)。 -
视觉方面
①品牌一致性(品牌基因、视觉风格、多触点的视觉一致性);
②视觉基础元素(字体、图形、色彩、质感、动效等);
③视觉规则与表现(网格系统、设计规范、演进趋势与策略)
视觉改版的一般步骤?
(1)定义目前产品的视觉问题,找到关键问题,改版才有结果可以衡量,视觉不是单独存在的,除了美以外,更多的是信息传达和品牌印象;
(2)分析品牌需求、用户反馈、竞品改版情况以及视觉设计趋势;
(3)将以上的分析做一个design brief,进行第一轮汇报,确认问题是否正确,需要投入多少时间、人力、资源来处理这些问题,制定项目计划;
(4)根据项目计划,把视觉设计按属性制定设计流程,比如图标、版式、字体、图片、色彩等,概念设计虽然是整体展示,但是元素属性的设计还是基于atomic design方法的;
(5)根据设计问题、设计方向、品牌调性将分开尝试的各种设计元素做组合尝试,找出最符合设计需求的hero image,也有叫keyline visual的,就是主视觉方向;
(6)根据主视觉继续设计20~30个界面,再把界面放入各种融合场景中测试,比如手机、网站、平面广告等;
(7)确定设计后,生成style guideline,开始后续开发等工作。
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符合直觉”与“优化效率”
构建设计概念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下的过程来思考和陈述:问题-目标-方法-方案-细节-测试-总结
产品的设计DNA,由几个方面构成:品牌、功能、交互、视觉、运营、公关形象等。整个设计DNA探索确定的过程,是一个抽象-具象-抽象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