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Nudge——为什么改变行为需要一些助推 ?

Nudge——为什么改变行为需要一些助推 ?

作者: Jack是个好教练 | 来源:发表于2021-02-19 20:55 被阅读0次

《助推》这本书的作者卡斯·桑斯坦,是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本书关心的问题,并不是沿着行为经济学的实验方向,进一步揭示人类的非理性行为,而是把焦点放在助推所引发的伦理学争议上。 

行为经济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真实的人类不是“经济人”,不会时时刻刻像个机器一样去精确计算利弊、选择“最优方案”。实际情况是,人类的决策系统是有缺陷的,我们常常会被经验、直觉、冲动、惯性所引导,从而做出不那么理性、甚至是不利于自己的决定。

所谓助推,就是政策制定者利用人类的认知缺陷,来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比如在香烟盒上用图形化警示的办法,来让人们少抽烟。

在逐渐普及的同时,助推政策也遭到了批评和质疑。按照自由主义的价值观,人需要对自己的事情自主决策,并且为决策后果承担责任。人们担心,助推政策虽然增加了社会福利,但同时伤害了公众的自主性和内在动因。助推到底是不是一种家长制政策?

01

改变行为的三种办法

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有三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就是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直接命令。比如禁酒令等。但是,面对命令或者禁令,人们可能阳奉阴违,可能钻法律的漏洞,导致执法成本很高,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

第二种办法,是以金钱为激励手段,来促使人们改变行为。一般来说,金钱激励比直接命令的效果要好,对人们行为的改变立竿见影;但是,金钱激励也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这就是“挤出效应”,用外在动机挤掉了内在动机。

第三种就是的“助推”。比如,通过改变自助餐厅的菜品陈列方式,来帮助人们控制体重等等。

但批评者认为,助推方法实际上是在暗中操纵人们的行为,这既是对公众的不尊重,也伤害了他们的自主性和内在动因。

面对质疑,桑斯坦怎么看呢?

02

思考的快与慢

桑斯坦回应批评的第一点是,批评者对助推理论的认识是片面的。

这就要说到丹尼尔·卡尼曼的那本《思考:快与慢》。我们知道,卡尼曼在那本书里,把人类的认知系统分为两类:系统1,也叫做快系统,这是依赖直觉的、无意识的思考系统;系统2,也叫做慢系统,这是需要投入注意力、去有意识思考的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快系统常常会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快系统的直觉思考模式也存在缺陷,会导致各种认知偏误。

换句话说,快系统是比较容易受外界信号干扰的系统,而助推政策往往是针对快系统来设计的。比如,默认规则就是利用了快系统的惰性和惯性,而自助餐厅的菜品摆放则利用了快系统的选择性注意缺陷。助推政策利用人的认知缺陷来达到目的,这也是它受到批评的根本原因。

03

教育型助推vs.非教育型助推

但是桑斯坦指出,上面说的只是助推政策的其中一种。实际上,助推政策有两种,一种就是前面说的、针对快系统的助推,包括图形化警示、默认设置等;而另一种是针对慢系统的助推,包括信息提示、事实披露等。

桑斯坦把针对慢系统的助推称为“教育型助推”,因为它对公众有教育作用;而把针对快系统的助推称为“非教育型助推”

比如,将打印机的默认模式设置为双面打印,这就属于非教育型助推,而举办讲座让公众了解节约资源的好处,这属于教育型助推。

教育型助推是通过提供更多信息,引导公众去思考之前自己从未关注的问题,从而提升公众的认知能力。根据桑斯坦的研究结果,公众通常更喜欢教育型助推。公众认为教育型助推能起到教育作用,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自主选择,所以更倾向于这种方式。

但证据也显示,在大多数时候,非教育型助推的确成本更低、收益更高;而教育型助推虽然能够很好地影响人们的理念,但很难直接改变人们的行为。也许这就是俗话说的“知易行难”吧。

总之桑斯坦的研究结果是,在不刻意区分教育型和非教育型助推的情况下,人们对两种方式的偏好其实是差不多的;而如果非要人们从两种方式中二选一,那么人们会更倾向于教育型助推;但是,如果有明确证据显示,非教育型助推的效率更高,人们也同样支持非教育型助推。

有的时候,非教育型助推反而比教育型助推更能维护人们的自主性。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自由选择是好的,而没有选择是不好的。但要注意,由于人们的时间、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们只愿意对自己感兴趣的和真正重要的事情做出选择,而不是时时刻刻都做出计算和选择。但是有时候,教育型助推恰恰要求人们在一些相对次要的问题上,付出很高的学习成本、占用相当的“大脑带宽”去进行选择,这其实是损害了人们的利益。

想象这样一个情景。你到一个大城市出差,然后叫了一辆出租车去机场。这时候,司机问你:想走哪条路?从表面上看起来,是司机给了乘客更多的选择自由,但对你,这个问题很烦人。你并不想花费精力去考虑这个问题,该选哪条路去机场,这不是司机应该考虑的事情吗?

桑斯坦想表明,教育型助推鼓励人们积极做出选择,在大多数时候确实是增加了人们的自主性;但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时间精力不够、缺乏相关知识、面对情感困境等,选择反而成为了一种沉重的负担。这时候,人们不愿意做出选择,甚至愿意花钱去让别人为自己选择,比如雇佣各种经纪人。

教育型助推要求人们必须做出选择,这等于是剥夺了人们不选择的自由。相反,非教育型助推是自动运行的,它能够很好地尊重人们不选择的自由。

桑斯坦所说,“人们想要保留自己的认知资源,他们珍视思想的宁静。生活中最珍贵的礼物很简单,那就是时间。”

非教育型助推给人们节省了最宝贵的时间,让他们可以去关注那些他们认为更加重要的事情,这就是增加了人们的自主性。 

桑斯坦推测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会有更多个性化的默认规则出现,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处处充满默认规则的助推世界。

到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一项技能,就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去主动选择,什么时候该依赖默认规则来“助推”自己。

相关文章

  • Nudge——为什么改变行为需要一些助推 ?

    《助推》这本书的作者卡斯·桑斯坦,是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本书关心的问题,并不是沿着行为经济学的实验方向,进一...

  • Nudge 《助推》行为设计学

    只要设计好激励和奖励措施,人们就会听你摆弄。 那么怎么设计,才能让人听你的,去做一件事儿?行为设计学的掌门人...

  • 助推 Nudge

    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 什么?助推大法也能用在笔记上

    近年,在心理学,行为科学和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热议的概念叫Nudge,中文译名“助推”。主要意思是“不依靠强制手段,...

  • [五分钟读一本畅销书]-社科-《助推》

    原著作者:理查德·H·塞勒、卡斯·R·桑斯坦 #1.什么是“助推(Nudge)” 作者将“助推”定义为: ...

  • 幸福人生全因政府助推?评《Why Nudge?》(为什么助推)及

    2009 年,Cass Sunstein与 Richard Thaler 共同撰写与出版Nudge(助推)一书,强...

  • 2019-03-10

    最近在看一本书,《助推》(Nudge),作者通过行为经济学讲述人有时不会像经济学所描述的一样理性,认识有偏见...

  • 助推

    何为助推,就是以一种预言的方式来去改变人们的选择或者改变他们的经济动机和行为,任何能改变人行为的因素都可以称为助推...

  • 助推Nudge-2

    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理论以来,认准人的行为准则是一贯理性的,人们不动感情的追逐自我利益,经济学是没有道德的科学。...

  • 简析生活中两个助推实例!

    所谓助推,就是通过设计一些框架,让人们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导,从而改变其的行为。 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助推的影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udge——为什么改变行为需要一些助推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hz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