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郭老师发来的会议通知,看过之后让我产生这样的一个疑问:“什么是深度语文?深度语文在实际教学中能给予我们什么?”,带这样疑问踏上了运城之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6aee6dd58a421abc.jpg)
初到会场,会场的几幅标语:“深度语文经由思而抵达诗;深度语文与学生深度对话;深度语文与生命深度共鸣;深度语文破除肤浅的学习的倦怠;深度语文破除发掘文本的魅力;深度语文体验和发现创造之美;深度语文重拾母语教育的尊严;深度语文向着未知而开放。”对于深度语文的概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633663bdf8b20cb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3b2022718fbf1c2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9947d5676af3159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8bc4b17a4287c1b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bffe75ff40b8524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ff003d2815eee28c.jpg)
第一天的几场报告可谓是对于语文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干老师作了《诠释的立场与方法》的主旨报告。他从十年前钱梦龙老师与郭初阳老师关于《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这一活动值不值得”争论进行开场,干老师只是简述了双方的观点而没有细致的讲解。接着,又给我们讲述了由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一文引起的关于朱自清《背影》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对于“父亲这一形象”产生的争鸣。干老师通过这两个例子的讲解,总结出了文本解读应该考虑一个合适的方法,看这种文本解读的方法是否适合深入的解读,尽量将自己对于文本的偏见降到最低。最后干老师又从“解释学”和“荣格精神分析理论”角度提醒各位老师要有一个辨证性的思维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940adf9e8e4aa823.jpg)
谌红果老师《文本解读的视野》从文本的出发点、文本的视野、文本自身以及对于文本我们应该处于怎样的一种角度去解读。谌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宗教方面的知识对于文本我们要有一个理性的思辨态度去解读文本,运用一个好的工具去剖析文本。听了以上两位老师的报告让我感到是两场“烧脑”的报告虽然在会场中间感到一脸的茫然,但后来重新梳理思路两位老师都是让我们少一点自己先天,多一点理性的解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9441d1a9e523f351.jpg)
最让我热血沸腾的或许就是苏州中学王开东老师作的《深度语文在理想和分数之间》的报告。一开场,王老师提到了自己最近写的一篇文章其中的一个观点“校园里有两棵树一棵是分数,另外一棵还是分数”获得读者们的好评。王开东老师直言不讳的提出当下教育的现状“一切向分数看”,社会向学校要分数,家长向老师要分数使老师的压力都非常大。接着,开东老师通过自己带过八届高三并不回避分数的大背景下展示了许多成功的教学案例,告诉我们语文也可以是深度教学的。开东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台湾学习时钱穆先生的一句话“孔子的血液,在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作为语文人,我们更应该懂得坚守这一方神圣的土地”。最后,王开东老师从“怀疑一切”和“向前一小步”两个方面根据自己多年一线的教学经验揭示了语文深度的重要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4ca041f348e75e2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a30f88fd1fac50d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b4e29224b5d281a6.jpg)
魏智渊老师从《南明微演讲》的视频开始讲起自己对于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形式演讲的一些情况和感想。通过这个活动的发起,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内容与实际发生的一些情况相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好重要的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1806ad62f600a39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d6f0bfe153cbcb3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0948ff0616c6d38f.jpg)
接下来的两天,观摩了八位老师讲授的《麦琪的礼物》、《范进中举》、《孔乙己》等几节课程,各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根据文本内容谈到了“西方的契约精神”、“人性的思想束缚”、“礼物与礼品之间关系”等对于文本进行了深度解读。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遇到生活中问题能有一个辩证的思维去解决。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2bc78c97a6ecf93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6f00a9a614723f2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b37411c7f76409e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b7b6e214f0dc8d1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ca7740d317f1059d.jpg)
通过这次的研讨与观摩,不仅是学习也是修行的过程。听到各位专家犀利的观点与观看各位老师充满亮点的示范课,让我认识到在备课、教学的过程当中不单单是依赖教参对于文本浅薄的解读,更重要的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形成思辨过程,通过思辨讲出自己心中最美的那一堂课。
深度语文,深度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c6994818c3384e9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79538/29cbc7c242e359e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