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Week 12 少有人走过的路

Week 12 少有人走过的路

作者: antidarkmatter | 来源:发表于2022-11-08 05:52 被阅读0次

这星期要读到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其实我不需要这么教这门课。但我也不太知道不这么教的话,我可以怎么教。

课程论是解构课程的理论基础的——例如它的假设、功能、以及目的。

然而我并没有研究课程的背景。

我是研究学习的。学习理论专著于学习者大脑中认知的改变。大脑以外的东西,包括材料、人际互动、和学习环境,充其量只是我们分析的一些因素,不是我们的分析对象。

那些学习者大脑之外的教育设定和给予,是课程论研究者的研究对象。

所以,让我教这门课,基本上是拉我进了我的认知补集。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找到了这条顺着教育哲学史来理解课程论的思路。我起初担心学生会不喜欢读这些枯燥艰深的哲学原著,尤其是在他们的老师,我,也没怎么读过的情况下。

然而每次这部分内容都得到了学生格外的好评。他们喜欢读这些古老的原著。虽然他们看到过这些哲学家的名字和观点在其他地方被援引,但原作原文,他们都没有读过。所以,哪怕每本书他们只读一章,都是刷新他们的知识的。

也确实有学生,虽然我只要求读一章,读完了整本书。

我们从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读到十八世纪法国自然主义创始人卢梭的儿童发展心理,

读到近代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教育与民主,

读到内战后历史社会学者杜波依斯论内战后被解放的黑奴的教育权,

读到二战伊始英国精神分析倡导者,意识流、女性主义作家伍尔夫论女性教育,

读到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巴西的福莱雷论受压迫者的教育学,

最后读到法国结构主义学者福柯对语言中的权力的分析。

学生每周读一点哲学原著,了解那段历史背景,和哲学家的生平,从中提取对于关乎这门课的三大问题每一个读到的哲学家的回答:

知识是什么?由谁来决定?

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谁应该被教育?

学习又意味着什么?应该怎么教?

一张巨大的表格列出了方方面面每一个哲学家的背景、年代、生平亮点、主要著作、以及他们的教育哲学的观点。开放的回答,不一样的侧重点。大家汇聚在一起,构起一幅教育哲学的时空画卷。

有了这个体量的文献综述背景,学生再审视当下课程理论,不仅知其然,而且,一定程度地,知其所以然。

基本每节课都是在轻松地吃零食喝茶聊天中度过的。学生不同的学科背景——历史、生物、音乐——又给讨论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生命力。

而我自己,最爱读书了。有人跟我讨论都读过的书,乐此不疲。

讨论逐渐从黑板上转移到桌面上,从教室的课桌转移到茶桌,下星期会转移到我的客厅的餐桌上。只有五个人的课,思想和观点却一直在奔涌。

相关文章

  • Week 12 少有人走过的路

    这星期要读到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其实我不需要这么教这门课。但我也不太知道不这么教的话,我可以怎么教。 课程论是...

  • 少有人走过的路

    没有前些天热烈又霸道的艳阳,天空忽然有些灰蒙蒙的,甚至刮起了微凉的风。又一次踏上记忆里那细柳点亮城楼的姑苏,那烟雨...

  • 少有人走过的路

    适当放弃过去的自我,才能使心智成熟。人生各个阶段,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只有放弃过去过时的观念和习惯,才能顺利进入...

  • 少有人走过的路

    今天收到程文老师精挑细选的几本心理学方面的书,想必也是已经看过才推荐的,都没有拆封的,估计不是从那几万本藏书里...

  • 少有人走过的路

    人生是一次漫长而艰辛的旅程,是自我的放逐和找寻,是自我的救赎和回归。 在这条路上,原生家庭的父母给予...

  • 少有人走过的路

    从来都没有写过如何学英语。 关于英语学习这件事,我想,市面上那么多培训学校,也有那么多牛人,我就没必要再去自不量力...

  • 少有人走过的路

    这篇《少有人走过的路》,根据刘老师的笔记读书来,发现拆书稿真的有迹可循。 首先以问题开篇,提出一个普遍的现象。抓住...

  • 少有人走过的路

    最近看了一篇<<少有人走过的路>>的拆书稿,从这篇拆书稿,我学到了方法。 方法是涵盖两个方面的,一个是写作方面的,...

  • 少有人走过的路

    生活中我们总是在走寻常的路,但是其实有一些特别的路是少有人走过的。 有些数据,我们只需要读一遍你就会发现问题,记得...

  • COMP9021 Principles of Programmi

    Week12 optional的lecture都是对week11的解释,前面都已经写过,所以没有week12 op...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Week 12 少有人走过的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ig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