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养育的危害,就是那种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帮助、代替孩子做决定的“直升机型父母”,会让孩子更焦虑,更脆弱,更不幸福。假如你发现,你孩子遇到问题都来找你,很容易被困难打败,你也是经常感觉为孩子心力交瘁,那你很可能就是在过度养育了。
家庭教育当然我也知道,关注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保护、帮助、指导也是我们做父母的职责,但是如果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着你脆弱的神经,他一哭一闹都会让你心惊肉跳,那就说明你关注得过头了,你其实已经被自己对孩子的关注绑架了。这个时候,你的过度养育对孩子就是弊大于利了。
反其道而行之,注意三个方面
那么,该怎么办呢?我给你三条建议,就是要注意自己最容易被孩子绑架的三个方面,第一,是孩子的困难,第二,是孩子的情绪,第三,是孩子的生活。
所以,你要反其道而行之:
不要把他遇到的困难看成是多大的事,让他自己去做决定,去犯错误,去被困难磨炼,那对他有好处,这就是不被他的困难所绑架
不被他的情绪绑架,也就是不要一看见孩子有负面情绪就慌张,就算他难过、失望、沮丧、生气,也不等于就立刻需要你的援助
最重要的是不要被孩子的生活所绑架。孩子和家长各有各的人生,你没办法代替孩子过一辈子。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这是最重要的,并且对孩子也更好。
《Dr. 魏的家庭教育宝典》查询结果
从困难、情绪和生活入手,给孩子空间
1. 不被孩子的困难绑架
你要知道,困难不是孩子的敌人,而是他的朋友。一个孩子呱呱落地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怎么到后来就成长为一个大人的呢?还是靠各种尝试、各种挑战,最后才练出来的。
所以,我是用积极的眼光看女儿遇到的困难的。如果困难太大,当然我会帮她,但一般情况下,如果她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我就会在旁边观察。比如说,搭积木,有时候她找不到正确的搭法,向我求助,但是我知道她已经快要做到了,就只差一点点,我就会坚持说:“哎,你再试一试,你现在这个思路是对的,再试一次说不定就成功了。”她没有办法,只好继续再试,结果又试了两下后,成功了!她那个开心啊,脸上那个自豪的表情,假如是靠大人帮忙的话,绝对是看不到的。所以,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尽量先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才能帮助他们建立真正的自信心。如果老是靠大人帮忙然后成功,那他的自信心,就是作弊来的,是虚假而又脆弱的。
同样的,如果她要犯错误的时候,我也不一定干预。如果是那种可能会伤害到自己或别人的错误,比如她在车水马龙的公路边上乱跑,那我肯定会把她拉住。但是如果后果不严重,我就会放手让她去犯错误,这样她才能更好地记住。
我在第一期《运用三个方法,让孩子比你更聪明》的读者问答里,回答了一个家长关于如何管理风险能力的问题,你可以返回去再看一遍,道理也是类似的。有的时候放手让孩子去感受一些事情不好的后果,注意这一定得是在安全范围内的,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规矩、禁区的意义,提高孩子管理风险的能力。比如说大人知道门会夹手,有风险,但是孩子还不能理解这种风险的意义,就是喜欢到处摸一摸。
那想避免孩子夹伤手,你会怎么做呢?时时刻刻战战兢兢看着孩子,不让他离开你的视线范围吗?不是的,我会反其道而行。就是把孩子真的领到门旁边,陪孩子把手放在门缝那边,稍稍碰一下门,邀请孩子用手体会一下夹手的感觉,注意不要让孩子感到痛,就是让他知道原来这个感觉是这样的,我还会告诉他,“你体会一下啊,门要是这样很快地关上,手会怎么样呢?”这样孩子就学会去预估这个风险,经过这一番经历,孩子也会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了。有的时候我其实可以预见到,我女儿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但既然后果不严重,我就让她自己去犯错,因为这样她才能更好地吸取教训。
放手让孩子承受一些事情的后果,其实就像我们给孩子打了一剂疫苗,孩子通过这些早期的风险学习,产生了自我保护意识,渐渐地也能内化出对抗危险的抗体,以后遇到其他危险也能够很快地作出反应。相反,如果你看见孩子要犯错误,就连忙拦住他,那孩子就没有机会成长了,以后遇到其他类似的问题,他就不知道如何去探索正确的答案。
当然,我也知道一些家长,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特别担心让孩子犯错误,深怕伤害了孩子,我这里要郑重地告诉你,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让孩子选择,哪怕是去试错,也是在给孩子探索的学习经验。
家长有几种带领孩子学习的模式,比如监督学习,就是一步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观察学习就是让孩子直接照搬所有的行为,而试错学习就是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探索学习的过程。
还有那些连错误都算不上,只是跟家长的喜好不同的决定,这时候你就更加应该让孩子去做了。这个大到兴趣发展,比如说我知道弹琴、下象棋,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帮助,但是我不能强迫孩子就去学这些东西,我尊重她的选择。我能做的就是,提供给孩子一个发展这些兴趣的平台。
比如我想要孩子多运动,我就带她去练跳舞、游泳、踢足球、打篮球、跑步、轮滑,我就带她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然后让她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着迷的活动。有些运动她一开始喜欢,比如轮滑,之后不玩了;有些她一开始不喜欢,比如她一开始不喜欢跳舞,过几年她又变得喜欢了,在这之中我都不干涉,只是陪伴在孩子身边,给她提供这些探索个人兴趣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给孩子选择的权力,而给孩子这种控制感是让孩子幸福的重要来源。这些都是在培养她从小为自己做决定的习惯,而不是我来管理她的人生。
总之,我不会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帮我女儿绕过困难,走捷径直达成功,而是尊重她的选择。这让我这个爸爸当得更轻松,女儿还因此特别喜欢我,因为我管她管得少,而且从长期看,孩子这样会更坚强,更有韧性。
2. 不被孩子的情绪绑架
别被孩子的情绪绑架。因为做第一步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孩子遇到困难后,难过、沮丧和生气。当孩子又委屈又伤心地哭起来,那可真是让我们做父母的心都要碎掉,恨不得做什么都答应,只要能让孩子不伤心。但是,这个时候你要注意,你其实是对孩子的情绪过多关注了,你被过多关注绑架后,对他的情绪发展反而不利。
为什么呢?因为孩子需要自己学会怎么处理情绪。从进化心理学上讲,情绪是我们对外界变化的反应,是提醒我们,该如何应对变化。如果他一伤心,你就给他棒棒糖吃,一生气,你就道歉说:“都是妈妈不好”,那他就会误以为负面情绪是跟父母讨价还价的工具,而不是现实世界发出的信号。
所以像我刚才举的搭积木的例子,我拒绝了我女儿的求助之后,她嘴巴一扁,眼睛一红,挺伤心的样子,我看了当然也心疼,但是我忍住了去帮她的冲动,坚持只是在旁边观察,最后她看指望我是没希望了,只好回头继续尝试,然后才成功了。
除了我主动让她尝试自己克服困难之外,要给她一个自己处理情绪的机会。为什么过度养育的孩子会在困难面前特别脆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好好练习如何应对困难带来的负面情绪。
如果你拒绝被孩子的负面情绪所绑架,他会慢慢地知道,负面情绪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难过、伤心,确实不好受,但挺一挺就过去了,所以他以后才会不怕挑战,因为失败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是世界末日。
3. 不被孩子的人生绑架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你要记住,孩子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他不是你人生中唯一重要的东西。当然你可以选择为孩子付出更多,但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并不是说你投入越多,在孩子身上产出就越多。你投入太多后,孩子一方面受不了你的过度养育,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你为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要了,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错误的榜样。
斯坦福大学的新生部主任,也是斯坦福的本科教育副教务长Julie Lythcott-Haims,根据她在斯坦福的经验和思考,写了一本书,叫《怎样培养出一个成年人?》(目前只有英文版,英语基础好的家长可以搜索下How to Raise an Adult ,买来读一读)。在她看来,现在的大学生虽然年纪已经成年,但是心理还跟孩子一样。她有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就是因为这些学生的父母为孩子付出太多。在孩子看来,成年人的世界太可怕了,全是忙碌、焦虑和疲惫,所以他们不愿意成为成年人。
Julie说,为了让你的孩子人生更美好,你首先需要把自己的人生过美好。因为孩子会观察别人,尤其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父母,往往成为他们最爱模仿的对象。如果你为了孩子的人生美好,而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很悲惨,那可能你孩子的人生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他只从你这里学到了过悲惨人生的方法。
所以,千万别把你的人生变成孩子人生的附属品,那样你会整天为孩子焦虑。还记得我上期提到的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研究吗?他们发现了有一些指标,能够从4岁孩子身上预测到他将来会不会焦虑。除了过度养育外,还有一个指标就是妈妈自己的焦虑程度。如果你特别容易被孩子的困难、情绪和生活绑架,那你的焦虑,说不定已经影响到孩子了。
Dr. 魏的小“叨叨”
最后,我还是要叨叨一下,我反对过度养育,绝不是说我主张对孩子放任自流。我只是说,对孩子的关注要适度,一点不关注,或者该关注的不关注,比如像我前面举的例子,涉及到他的安全或者道德规范,或者他遇到自己没办法独立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你还是要关注的。
但是,现在大部分家长的问题是过度关注,而且往往只是过度关注了孩子表面上的安全、健康、情绪、学习这些问题,对于他深层的心理健康、学习习惯、处事能力等反而关注不够。不过,这个就是以后的话题了,我会慢慢地讲如何在这些方面帮助你的孩子。
情绪脑|今日得到
1.防止过度养育,主要是要防止你被对孩子的关注所绑架,具体地说,是被孩子的困难、情绪和生活所绑架。
2.对孩子的关注是我们的天性,但是我们育儿,不能只靠本能,还要靠科学,所以你必须得使用理性,给予孩子适当范围的帮助、指导就好,不能事事包办,时刻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上空。
Dr. 魏
今日行动关键词:读本好书
尝试对孩子放手,别再过度干预了。今天的文章中提到一本书《怎样培养出一个成年人》,目前只有英文版,叫做How to Raise an Adult英语基础好的家长可以买来读一读。当然,中文的相关书籍,我也给你准备好了——《养育的选择》,作者是爱贝睿专家、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心理学博士陈忻。
今天下班回家,试着给孩子多留些空间,也给自己多些个人时间。放轻松,读本好书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