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应激源
长期应激源指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随着时间慢慢发展的压力事件。例如,长期应激源可能包括持续的财务问题、婚姻问题或恶劣的生存条件,比如贫困。贫困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压力来源之一。
我们将探讨四种不同的长期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倦怠、重大的生活变化和日常的烦心事。
社会性应激源
对大多数人来说,压力并非来自突然发生的灾难,而是来自社会性应激源,也就是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中的压力。社会性应激源通常包括家庭、工作或学习中遇到的长期困难(反复发生或持续一段时间)。社会性应激源还包括失业、贫穷、种族主义以及其他不利于个人的情况。一项关于工作压力与健康的研究显示,失业者比有工作的人更常出现抑郁、焦虑和健康方面的问题。当失业者找到工作时,这些症状常常会奇迹般地消失。最新调查得出的惊人结论有力地说明了与金钱有关的压力的普遍性:20——45岁的美国人中,有83%的人认为自己目前的财务状况属于“非常或多少有些令人感到有压力”。仅有14%的人认为自己的财务状况完全不会给他们造成压力。
偏见和歧视也是压力的重要来源。
倦怠
拥有工作,甚至拥有高薪工作,并不能让人免于压力。相反,工作本身便能造成压力,包括情绪上的压力和身体上的压力。持续进行充满压力的工作会导致倦怠,这是一种排山倒海般的疲惫综合征,人们会感到玩世不恭,想摆脱工作,产生不胜任感并且缺乏成就感。倦怠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医生、老师、律师,甚至是大学生、全职父母或志愿者。倦怠者常常感到冷漠、失败,他们试图逃避工作,导致个人成就感降低。
倦怠会带来许多消极结果,旷工或旷课、跳槽、绩效不良、糟糕的同事关系、家庭问题和个人健康水平下降。
我们指出了倦怠干预的目标,那就是实现工作投入。决定倦怠的既有个人变量,也有情境变量。职场生活中关键的影响因素:工作量、控制权、回报、社群、公平和价值观。工作量和控制权指的是工作的数量和员工享有的自主程度。回报指的是工作提供的报酬与员工认可的报酬之间的匹配程度。组织中社会支持及人际冲突的程度构成了第四个因素,也就是社群。公平指的是员工的公平公正感与组织的公平公正感之间的匹配程度。最后一个因素是价值观,即认可工作目标与预期的认知力量和情感力量。员工与组织在这六个关键领域中的不匹配能够预测倦怠。
重大的生活事件
一段关系的开始或结束往往是需要做出调整的时候,并且伴随着情绪起伏、紧张不安和混乱。研究发现了生活变化与压力之间的关系。例如,孩子的出生往往与婚姻满意度降低有关。
日常的烦心事
辛苦工作了一天后,在去杂货店的路上你遇到了交通拥堵。好不容易到了杂货店,你发现店里没有你想要的商品或你想要的那个牌子。退而求其次地选了替代商品后,你走向收银台。你没有正好的零钱,不耐烦的收银员对你恶声恶气。单独来看,这些被称为烦心事的小恼怒和小挫败似乎无法与自然灾难相提并论。但是心理学家证实,这些烦心事会不断积累,尤其是当它们很频繁且涉及人际冲突时。
在快节奏、高科技的社会中,生活的主要烦心事是“等待”。等待,而不是立即得到,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个应激源:等公交地铁,在商店或餐馆里等待服务,在拥堵的车流中等待,等着计算机启动或下载文件。
任何烦人的事故都是一种烦心事,但最常见的烦心事与挫败有关,即在家庭、工作或学校中的预期目标受阻。在一项关于日记的研究中,一组男性和女性坚持在一年中记录日常烦心事,以及重大的生活变化与身体症状。烦心事与健康问题存在着明显的关系:人们记录的烦心事越频繁、越严重,他们的身心健康情况就越糟糕。反之亦然:当日常烦心事减少时,人们的幸福感便会提升。因此,充满烦心事的生活像单次的严重应激源一样,会使我们付出很大代价。认知评估也会影响烦心事所产生的作用大小。如果你认为某个令人沮丧的情境太难应对,或者把它看成是对幸福的重大威胁,那么它对你的影响会远远大于你不在意它时的影响。在某些人的眼里,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麻烦。
令生活变得痛苦不堪的方法之一就是反复想着每天的烦心事。日常烦心事很特别:每个遭遇它的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解释。你眼里的烦心事可能根本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甚至别人会觉得挺有趣。一个人觉得堵车实在令人恼火,而另一个人却觉得这正是听收音机、最喜欢的CD或观察周围人的好机会。如果你的生活似乎充满了烦心事,重新评估时常惹你气恼的情境能够让你的心理少受些折磨。融入大自然也会有所帮助,比如在公园或海滩上散步、游泳、远足、骑行,甚至可以去当地的动物园。
![](https://img.haomeiwen.com/i4461101/b7d74a454e304dd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