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
为何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文人,都推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为何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文人,都推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者: 采尺书庐 | 来源:发表于2020-05-10 17:30 被阅读0次

咱们老王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出过一个很厉害的诗人——王维。史上评论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中国古代有一种诗叫“文人诗”,讲究的就是要做的诗画合一。

在西方文坛,一直也有这样的传统。古罗马文论家西塞罗就说过:“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声诗。”

那诗和画就真的是一样的吗?诗画究竟有什么联系和差别?我们来自德国的选手莱辛有话说。

image

其实诗画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形式。众所周知,古代的诗叫做诗歌,也就是说它是要唱出来的,欣赏者一般都是通过听觉来感受诗歌的。而画呢,画是要靠眼睛看的,欣赏者一般是通过视觉来感受的。

但假如诗画区别这么简单的话,我们的莱哥就不需要专门写一部著作来区分诗画了。要真正搞清楚诗画的区别,我们就要搞清楚诗画从一开始为什么会被分开。

在古希腊的时候,大家都很喜欢搞艺术,搞雕塑。所以一直到现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雕塑都是艺术节的扛把子。希腊人真的很喜欢雕塑啊:美女太美,雕个塑纪念一下、史诗写得太好,雕个塑表现一下、勇士的肌肉线条太诱人,雕个塑眼馋一下、大卫丁丁太小,雕个塑……(玩笑玩笑)。

总之干什么都要雕一个,所以古希腊的许多美学观念都集中体现在了雕塑上,古希腊人对雕塑的对象也有着及严格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不美不帅的,不要!

image

莱哥有个同时代同国家的同事,名叫温克尔曼。这哥们可是古希腊雕塑的铁粉啊,他专门写了一部书去讨论这个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总的来说,他就想表达,古典雕塑是最美的,因为它们是静态的、是崇高的(因为选材总是美女英雄)、是不过多表现情感与个性的,他还给古典雕塑的美取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名词:“静穆美”。

好了,通过古希腊人民和温大哥我们知道了,有一种美是“静穆的美”,它含蓄、静态、用眼睛看。可以说这种美在古典时期之后就转移到了画身上(可能是画画比较省钱和省事:瞎猜的)。所以凝聚在画身上的美学特点就是:静态、含蓄、写实、基本不表现丑东西(后期淡化)。

image

那我们再来看一下史诗。古典时期最有名的史诗莫过于《荷马史诗》了。《荷马史诗》究竟讲了啥呢,简单来说就是一场战争和一场冒险,是记录神话的,是记录一件事情的。那么这种记录事情的方法我们可以归纳出几种特色:有时间顺序、以语言为媒介、事件是动态的。

到现在,我们知道了诗画最大的差别,就是画是静态的,而诗是动态的。这一静一动也决定了它们所能表现的侧重不同。诗通过动态描写,会表现范围更大、更加生动;画通过静态描写,更直观、更典型。

那么就有人说,这样看的话,诗更善描写动作而话更擅长描写形象咯?难道诗就不能描写形象、画就不能表现动作吗?

image

好问题,这基本就是我们探讨诗画区别的意义所在。

诗难道不能描物吗?非也,难道我们读诗的时候脑子里没有形象吗?并不会,诗描物最灵动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通过对动作的描写来描物(当然也可以直接外貌描写,但不能突出其特点)。

比如,想要描写一件衣服的华丽珍贵,我们不需要直接说这件衣服多少钱多少钱或者它挂了多少珍珠钻石,这样难免死板。我们可以通过人传这件衣服的动作来表现,比如人是多小心多小心穿上、穿的过程多困难、穿了好久都还没穿完等等。这样会更加生动、引人遐想。

在《荷马史诗》里,有一段非常绝妙的描写:海伦作为最美的女神出场的时候,作者并没有写海伦究竟长什么样,而是写了周围人看到海伦后的反应(惊讶、愣住、眼神脉脉深情等),从他们的反应读者自己会推断出海伦一定是绝美的,大家会去想象海伦的样子,会融入自己的喜好和经验,所以直到今天,海伦都没有从女神的圣坛上下来过,可以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美艳海伦。

image

那么画就不能描写动作吗?诗都可以描物了(抢饭碗),那么画自然也要加强自身技能啊。画可以通过物体的暗示来表现动作。比如,一个女孩前面有半碗饭,虽然她没动,但是我们也可以推测出,她刚刚一定是在吃饭啊,要是嘴角再一颗米粒,就更厉害了。

为什么会说互抢饭碗会是谈论诗画区别的意义所在呢?这就涉及动态美和静穆美了。在16世纪的英国,有一位爱吃培根的哲学家培根曾经提过一个概念:他认为,静态的叫做“美”,而动态的就叫做“媚”,这种区别对“美”的定义有一定贡献。我们下回再唠。

文字来源:王小玊

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责编:王大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文人,都推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nx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