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渡·御影堂·东山魁夷

作者: 老麦2018 | 来源:发表于2019-12-26 23:21 被阅读0次

人一闲下来,连胡子也长的慢了。

早上洗漱完毕,才发现以前每天都要剃的胡子,居然两天不剃,也看不出杂草丛生了。没有资本家的压迫,代谢的节奏也放缓了。

想到了乌龟。没事趴着不动,挺好,代谢缓慢意味着长寿。

上午按着自己的节奏看看书,充了会电,想起上博的唐招提寺东山魁夷隔扇画展,机缘巧合,心有所动。

于是中午简单啃了块烧饼,直奔人民广场。出了门,才知道,今天是寒潮蓝色预警,降温8度,冷。

唐招提寺在日本奈良。为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所造。鉴真公元753年12月,在历经五次东渡失败后,终于踏上了日本的国土,可惜的是,这第六次东渡时,鉴真已经双目失明,这次东渡开启了日本佛教律宗传承的新篇章。

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70年代初接到唐招提寺的邀请,为寺内的御影堂作画,主题自然是围绕鉴真和尚,为了创作画作,东山魁夷认真研究了鉴真东渡的历史。

鉴真登陆日本时,已双目失明,未能看到一眼日本的风景,东山魁夷于是遍访日本的名山,海景,历时四年,创造出了《涛声》与《山云》两幅巨作,浓缩了日本山水的精华,献给鉴真。

而鉴真到死也没有回到故土扬州。于是东山魁夷三次游历中国山水,希望把故土的风景带回鉴真身边,又历时五年,创作了《扬州熏风》、《桂林月宵》和《黄山晓云》,希望鉴真在归化的招提寺也能看到故乡的山月。

这些御影堂的画作,前前后后花了十年的时光来打造,足见东山魁夷老先生的呕心沥血之处。

杰出的艺术品是无我的。天地浑然,当你静静的站在画前,你会在某个瞬间忘掉了自己,忘掉了自我这个观者,那一刻是天人合一的。在《涛声》与《山云》前,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略有遗憾的是,《涛声》在布展时由于展馆的空间限制,不得不割裂了整幅画卷,在大海的纵深展现上打了折扣,不如在原处那般震撼。

东山魁夷也是表意的高手,站在《扬州熏风》的画卷前,由近及远微风轻拂的柳树,远处湖中垂柳飘摇的小岛,再到更远处模糊的栈桥,全景般纵深展现了一幅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图景,让人赞叹不已。

这些画基本上都是风景为主,有些像王维的禅诗里的意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寥寥数句,描绘出只有心境无我时才能全然感知的一切。

最后还是说回鉴真高僧吧。他让我想起《圣经》约翰福音12:24 的一句:“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麦子如果落在地里死了,就变成了种子,会发芽,会有新生。而鉴真就是那颗佛法传递的麦粒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渡·御影堂·东山魁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ol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