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长型的人,即便身处痛苦之中,也能选择做正确的事,把痛苦当做自己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
很多人做不到这样,他们一旦进入痛苦之中,身边人都是可以转移痛苦的对象,不管关系远近,都想把自己的痛苦给出去。
2
很多人潜意识里都有依靠心理。
在家的时候依靠父母,上学的时候依靠老师,工作的时候依靠领导,甚至希望依靠社会,认为自己现在的一切,社会都该为他负责。
按《天道》的说法,这叫文化属性,弱势文化的属性,典型的等靠要心理,希望给自己找个救世主。
按《巨婴国》的描述,这是潜意识里想给自己找个妈,对不得不脱离家庭的妈宝男来说,新娘也是娘。
人不会因为涨了岁数,赚了钱,结了婚,就自动变成强大的人,只有自己是自己的救世主,只有自己能一次又一次把自己从水火之中拉出来。
3
一个人,越是身处低谷,就越该支棱起来,让别人看到自信的你,只有这样才有翻盘的可能。
如果对外展示出一脸倒霉相,或许会获得别人的同情,但没人喜欢和弱者合作,他们会在同情的同时选择远离。
4
人和人交流的基础,不是靠猜测来理解一个人,而是大大方方去沟通。
两个人猜来猜去,最后一定会和对方距离越来越远,很多人直到失去,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还归因于“他不懂我”,然后开始下一段猜猜猜的关系。
5
如果和朋友不是一个世界的人,适当保持距离,不要强融,互相尊重,否则一定是以一方的崩溃收场。
6
见过世面之后,就知道天外有人,也就不会太把自己当回事,会谦虚很多。
有时候,一个人认为自己优秀的地方,对别人来说,一点价值都没有,他的狂妄自大只会让别人远离他,那些能力很强且谦虚的人,总能获得更多尊重和帮助。
网上那些每天嚷嚷着大嗓门拍视频的博主,群里、朋友圈晒高额收益的讲师,在真做过事的人眼里,是小儿科、忽悠人的把戏,会在心理上把这种博主拉黑。
7
一定要警惕那些看起来很正,但十分宏大的概念,比如“不被物化”,看起来很正。
人是鲜活的个体,不是冷冰冰的机器,不该物化人,要给他尊重和爱……
发工资不是物化人,给人明码标价吗?
反过来,人还该主动物化自己,给自己标价,不管是打工,还是创业,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卖个好价钱,价钱合适,愿意当牛做马。
至于精神追求,自己去追求就行,别按着别人的头告诉他不该物化自己,那些喜欢按头让你信什么的,多是要靠你信这个来从你身上获取什么。
比如老板让你信企业文化,但就是不涨工资,那是在给你画大饼,钱到他手上,准备给你娶嫂子。
8
一个人成为今天的样子,不是因为一个昨天,是因为一连串的昨天,从小到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塑造出来的,想要改变,大多数人也不可能只靠一个明天就彻底完成,需要一点点改变。
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旧的思维方式不允许自己去践行新道理,只是听听而已。
9
不要随便指导他人的人生,因为聪明的人不需要,愚蠢的人不想听。
每日运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