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75570/4820757f4cbe2a2f.jpg)
你仅仅是在看,还是在观察?
每个人都会看,但不代表会观察。
在《波希米亚丑闻》中,福尔摩斯向华生提问,贝克街221B的台阶共有多少级?他们的对话如下:
福尔摩斯问:“你经常看到从下面大厅到这间房子的台阶吧?”华生回答说:“经常看到。”
福尔摩斯继续问:“多少次了?”华生回答说:“嗯,不下于几百次吧。”
接着福尔摩斯抛出真正的问题:“那么,有多少级台阶?”华生答不出来:“多少级台阶?我不知道!”
福尔摩斯总结说:“那就对啦!因为你没有观察,你只是在看嘛。我知道有17级台阶,因为我不但在看,而且在观察。”
之所以很多人不具备福尔摩斯那样高水平的观察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像华生一样仅仅只是在看,而不是像福尔摩斯那样在观察。
观察是一种特殊的看,就过程而言,看看是被动去看,观察是带着目的主动去看;就成果而言,观察要能迅速准确看出,容易忽视的关键特征、互动关系和重要细节,看看未必做得到。
以看台阶为例,当我们无意识被动去看时,一连串的感觉输入,不需要大脑做任何处理,只要睁大眼睛就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自然从周围世界中,吸收数不清要素,却没能处理这些要素的深层含义,甚至认不出眼前所看到东西,所以也不会去留意台阶有多少级。
但如果带着目的积极主动去观察,我们就会集中注意力,对于和目的相关信息就不会轻易放过。
在这个主动参与过程中,我们才可能留意到,有关台阶的更深层次细节信息。
观察是主动调度注意力过程,我们要知道观察什么和怎么观察。简单来说,观察是“观”加“察”,既观其大略,又察其细节,还能在两者之间灵活切换。
就好像我们去美术馆欣赏画作,先观其大略,在稍远距离看画作整体布局,甚至还要看这幅画作与周围画作、整个美术馆之间关系;然后察其细节,走近看画作局部,甚至能清晰地看到画家作画的特定痕迹;如此一远一近,一观一察,按需切换,我们就能比随便看看,观察出画作的更多信息。
从本质上来看,观察力就是学习力。观察作为一种主动调度注意力收集信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的第一个环节,也就是输入环节。
无论是吸收新知识,还是做判断、做决策,或者是与人沟通协作,观察都是大前提。如果输入有错或者有漏,将直接影响你后续处理质量。
做一个类比,如果你烹饪时,给你的都是不新鲜、不完整、错配的食材,你很难做出一顿美食。类似的,福尔摩斯如果没有做好观察,后续案件侦破过程就容易产生错漏。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给自己的观察力打分,你会打几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