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小管道和父母家人在一起。正月初七正好是姥爷(外公)生日,妈妈的兄弟姐妹带着自己的全家人口、我的妹妹、表兄妹、外甥、外甥女也都来了,一个大院子里四代人、五十几口人聚在一起。热闹非凡。
期间,老爸接到叔叔的一个“不友善”的电话,中午饭都没吃就离席了。围绕着这个电话,家里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舅舅:这个人也太不像话了,偏捡中午的时候打电话,饭都不让人吃。
妈妈:这个人非常过分,经常说些夸张的话吓唬你爸,你爸每次都信!
姨妈:这个人心眼长歪了,总想欺负别人,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
烧饭花了很多人很大的功夫,很好吃,颇有本乡本土的味道。本来吃得其乐融融的,这么一讨论,饭菜好像也没那么香了。大家的注意力都转移到批评别人或捍卫自己的观点上了。我坐在旁边,吃着,也听着。中间参与过一部分,却发现这场讨论就像一锅炖得有点过火的大炖菜:各种菜都掺和到了一起,混混沌沌,难分彼此,欲理还乱。并且里面还有很多种的调料:愤怒、不满、批评、指责等,让人难辨事情的本来面目。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日月的这一段话:
“从能量层面来讲,争论是没有赢的,只要一卷入争论,就已经输了。想要自由自在,就要学会不争论。争论是一个陷阱,可以快速吸引你,同时制造一个假象让你相信你在捍卫真理。但你却忘了捍卫自我和自由。
争过之后除了能量降低,你什么也没得到。而能量降低的后果,不那么美妙~”
争论的能量陷阱确实是这样,我也发现自己一旦卷入争论,注意力就变成如何说服别人了,并且最终争论往往也没有什么结果。既然不能卷入,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由争论说到沟通,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沟通,什么是真正的交流呢?
日月说,任何一种建立在想说服对方基础上的交流,都是单向的。真正的交流必须是清空自己,让对方的声音呈现出真实的面目。
交流和表达是同时发生的两件事。表达是根据自己当下真实情况发出的频率。接收是完全清空自己的思想让对方的频率真实呈现。
每一种想说服对方不正确的行为,都是在看到一个现象之后,用后天的头脑加以分析判断。每个人接收到的并非真实信息。只是自我观点。
人们的大脑中上演着各种各样自以为是的因为,构建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后天认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电影院。看到的都是自己投射出来的,属于自己电影院里的别人。并非是真实完整的别人。而带有这种视角的人,永远无法理解纯粹真实的别人。投射就这样产生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看到这个世界缺点越多的人,内在是越失去平衡不圆满的人。
我们的心就像不动的河床,上面是河水。一个人在河边照镜子,河水一流动,或是风吹水面泛起涟漪,或是来了个旋涡。映照的人影就会变了。
河床是我本心,流水是我的意识判断。念一起,境已换。我们看到的永远是我们自己意识流动映照的别人。不是风动是心动。当透过涟漪看到本来面目,则没有任何分别。只是你还在,河床还在,万物还是影子。
当河床不在了,万物就真实了。菩提本无树,本来无一物时,一切就真实了。就是实相了。
越是内在圆满的人,越不会看到这世上有任何人需要自己指责。越觉得这个世界很完美。越是会静静的等待有人来问,才说出属于自己的答案。绝不会有任何强加于人的想法。因为众生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当外面没有问题产生的时候,你不会有针对问题的任何答案。这就是不言之教。这就是无为。兵不来,将不挡。水不来,土不掩。
日月说的给我很多启发,就好像是透过那个大炖菜,我看到了每道菜的本色。看来真正的沟通、交流是像敲钟似的,你敲一下,我如是反映给你。但敲钟的木头没有问题,钟也能够发出声音,没有问题。我们就是在互相交互着流动……流走……怪不得我们管它叫“沟通”叫“交流”,原来是互通的、交互的、流动的。
晚上在家里见到老爸,我心平气和地问了一下,原来真的是有紧急的事情需要他处理,所以他才离席的。这个时候,大家的注意力又开始转移到这件事情上了,好像我们原来没有争论似的。
让一切流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