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别人问你什么是自律,你能否快速的回答出来?
如果别人问你如何高效学习,你能否分一二三点阐述自己的观点?
如果别人问你如何建立个人的知识体系,你能否简要的回答?
这些问题,很多人会有所思考。
但如果想要清晰有逻辑的回答,就需要构建个人的思考框架。
那么,如何建构个人的思考框架?
曰:结构化思考。
我越来越觉得,《金字塔原理》说了一个看似很朴素的原理,但很多人并不会实际运用。金字塔原理的本质,就是结构化思考。
结构化思考的前提,就是懂得对概念进行辨析和拆解。拆解是分类思维的一种体现,也是结构化思考的题中应有之义。拆解即理解。
以自律为例。什么是自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能自圆其说即可。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思考,构建起个人对自律的思考框架。
我是这么拆解自律的:
1、动力层面:内在动机、目标设定;
2、品质层面:节制、坚毅、延迟满足;
3、行动层面:计划管理、精力管理、环境管理。
我们还可以从刻意练习、习惯养成等维度来拆解自律。
如果你能够运用思维导图,建立起个人的思考框架,就意味着你对自律之类的概念具有深度的认知和了解。你能够越快速、越精准的拆解概念,说明你对概念的认知越有深度。
能否进行结构化思考,能否快速看到本质,是衡量专家与普通人之间的重要维度。
多进行结构化思考,相信有一天你的付出,可以帮你在个人专业领域里脱颖而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