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如果“直播卖货”可以带来新增价值,那无疑区块链也可以,因为他们都是信任加强的途径。
比特币出现十多年了,除了炒币,区块链链行业也做区块链的应用落地做了诸多的实践探索;各位技术专家也就区块链的性能、存储和隐私等技术问题做了诸多的开发推进(扩容、分片、跨链、多链、隐私计算、更快的图灵完备虚拟机、共识算法改进等等)。
区块链的价值到底有多大?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鄙视者称除了炒币没其他价值,或者不过是种分布式数据库;吹捧者说它将颠覆全球金融、信息的存在形式。曾鸣老师也说“区块链是不是个颠覆性的技术,不同的人是会分析出不同的结果的”,王道士和敦煌学者对敦煌石窟的看法也会是不同的,铝在拿破仑时代和在现代的看法也会是不同的,身在其中的人,是没法知道当前是怎样的。
就目前的现状倒是可以总结下看。就公链领域来说,(1)空气币占到了绝对的比重、当然也有一些在做事情的团队,像以太坊、Cosmos等团队,但是开发效率极低,能拿出手的乏善可陈,不缺钱的团队或许总会缺效率。(3)再看公链所吹捧的通证经济,以比特币的每四年减半,这种十分粗糙拍脑袋出来的模型(不知道中本聪哪来的底气调侃英国的财务大臣。注:并非鄙视中本聪先生、而只是困惑不解),到2018年的Fcoin的“交易即挖矿”的大胆尝试,如果以“一个好的通证系统必定能给生态带来长久促进”这个标准来判定的话,目前还没出现一个可以作为典型的通证模型。(3)再看公链的存在形态,绝大部分的公链都说要做生态,求大求全。分片跨链虚拟机IDE要有,游戏钱包交易所,无所不做,自己的公链无所不能,但实际辛辛苦苦构架的生态,却是没人用,没日活。好尴尬、怎样能支撑起自己Token的估值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且不说,生态能不能做成,假如能做成,公链能支撑的起来吗?一个以太猫就能干倒以太坊。就联盟链领域来说(也就是所谓链圈),(1)拿着锤子看哪里都是钉子,什么项目都可以做,搭条链,数据往上丢就行了,感觉没错,区块链做存证啊。但实际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呢?(2)有皮无骨,搭建一条链,所有节点控制到自己手里,方便运营方便更新,托管着用户的密钥,这样的区块链是没办法说是不可篡改的,不是有胡子的都是老虎还可能是只猫。(3)哪怕是落地做的好的,可以看到区块链也不过是用在票据流转、存证这些非常有限的领域,比起中心信息化系统并没有产生更多的价值优势,很难被称为是“颠覆性”的。
就目前区块链的现状,究其本质原因在于:(1)区块链本身的形式导致性能永远是其瓶颈。(2)把区块链做成一个全能的计算通信存储平台,在区块链上做分布式应用,放大了区块链的性能瓶颈。(3)受限于比特币模型,把区块链形式局限在块链式结构+共识+合约虚拟机的形式,而不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来定义区块链的架构方式。像Corda、DAG、Fabric实际都是根据区块链做的一些初步的变形,区块链应该改变的更多,就买家来设计产品,而不是拿着区块链这个锤子到处找钉子。(4)区块链在多方无信任场景下的应用,导致在实际推广的时候要处理的关系复杂度远超过中心化系统。(5)每个区块链技术方求大求全,各行标准的模式,会导致有限的资金人才被分摊,阻碍精进。
“成也萧何败萧何”区块链起于比特币以太坊,而现在看来比特币以太坊的形式却是束缚区块链发展的阻力。比特币以太坊的存在形式只是叠了一只能飞的纸飞机,而时代期望的是载人航天飞船,纠结于叠飞机的纸的薄厚、飞之前有没有哈气这种程度的改进,是无用的。就我有限的知识,做些区块链的小小展望。
1. 效率不是区块链的瓶颈,架构才是
区块链只是一个输出信任服务的单一安全模块,不应该是一个全能的计算通信存储平台,更不应该在区块链上做分布式应用。现有区块链的结构几乎注定效率永远是它的瓶颈。根据第一性原理,将不属于区块链本质的独立出去,将成熟的技术结合进来,是区块链架构变革的出发点。
(1)自以太坊后,拥有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虚拟机成为区块链的标配、同时智能合约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占了区块链安全问题统计时的大多数问题。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虚拟机对区块链是不是一种必须的存在呢?实际看来只有智能合约的代码、输入、输出有必要和区块链做交互,智能合约虚拟机完全可以外挂。实际上比特币的哈希计算也是一种外挂形式存在的“虚拟机”只不过程序是预定的(哈希算法),输入参数只有计算难度,输出也只是被验证了是否符合要求,而完全没有考虑哈希的计算过程、组织形式、存储形式、安全性等需要大量运算存储资源的步骤。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只是服务提供者与服务调用者的关系,不是一种强绑定的关系。将区块链回归信任服务这种最本质的功能,将其他的独立出去,是个可以探索的方向。(2)链上数据的存储问题,数据全部上链链支撑不了,数据指纹上链,数据本身不知道怎样安全存储。轻节点、镜像存储等方式被提出来解决存储问题,但基本治标不治本。区块链和现行分布式存储技术、大数据存储技术的结合才是正道,没有统合其他成熟技术能力的区块链是不可能有前途的。(3)共识是导致区块链处理瓶颈的关键。共识算法在无差别信息下的蜕化。POW,POS、Tendermint、RBFT等主流的共识算法是针对区块链记录为原生交易的情形设计的,需要验证输入方输出方双花等问题。当区块链中记录的只是无差别信息(很多存证场景中),而不是原生交易记录时,是否还需要这种复杂的共识?只用kafka做消息排序是否可行?共识不一定是必要的,要视场景来看。
2. 数据时代对区块链的需求形式
信息时代的下一阶段是数据时代。有种说法“数据是石油”,即便数据是石油,但是没有石油的挖掘、运输、加工、应用技术和设备,再好的石油最多就是能点个油灯而已(中国早在宋朝就记录了石油、然而并没毛用)。什么是数据这种“石油”的挖掘、运输、加工、应用技术设备?简单的看“大数据”对应挖掘、加工,AI对应应用,数据的运输技术呢?5G是不是?云平台是不是?应该不是。数据的运输问题是:数据复制分发篡改成本极低。要想解决数据的运输,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区块链是不是颠覆性的技术不好说,但数据时代需要一整套支持数权确认、可靠流转的基础设施。数权确定,需要有完整的类CA体系支撑,但数权的控制对去中性化的区块链CA存在着需求。数据的分发流转,需要有非托管式的存储和流转记录的可靠记录和整套的权限管理机制,或许可以参考区块链的思想来实现,总之这套基础设施是一整套的类似于HTTP到HTTPS的转化的对密钥系统有依赖的非托管设施。
3. 5G普及对数据时代区块链的助攻
5G时代将改变人们存储、使用数据的方式,5G的低延时和高速将为数据的存储、确权、保护、使用方式的变革提供坚实的支撑。
做个小小的畅想:(1)小程序为代表的的流服务形式将成为未来的主流,也将扩充替代掉移动端的操作系统(安卓、IOS等),APP将逐渐消失。用户使用服务的形式将从下载安装注册登录APP转换为一种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流服务形式,手机硬件/流服务容器+生物特征认证的方式将替代用户名密码的登录验证。(2)手机逐渐蜕化为展示端+部分展示计算,手机本地存储和大量计算将被移到服务端。手机成本降低,续航问题将被极大缓解。(3)业务方和技术开放方将分离,代码将高度复用,存在只有业务的公司、只有前端开发或只有后端开发的公司。(4)以远程医疗为代表的的体验式应用将会兴起。VR技术也将乘潮而上。(5)信任和安全隐私将是被关注的地方,区块链或许会有作用。
最后总结一句:所有技术的发展都严重依赖于整体技术的成熟、没有哪种技术是独秀一枝的。就像浑仪一样,因为冶炼技术、防锈技术的不成熟,刚铸成不久就被废置、昙花一现、让人可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