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因为家庭不和,所以有了孝慈。因为社会混乱,奸臣当道,所以有了忠臣。如果家庭美满,一团和气,就根本不用标榜孝敬和仁慈。如果政治清明君主贤能,就用不着忠臣来号召。
老子这几句话,似乎是反对“仁义”,反对“忠臣”,但要注意是在特殊背景下而言的,是正话反说。因为公德、正义被废弃,才有了所谓“仁义”。大道兴盛时,人们言行一致,故没有倡导仁义的必要。老子之时,正是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时代,社会呈现出种种弊病丛生的一面。苦难重重,无时不在斗争战乱中,因此人们便自然而然地追求另一个境界。老子所谓的大道,正代表了它的内涵与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