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光】| 棍棒条子下讨生活

作者: 读书灯下 | 来源:发表于2020-03-11 22:52 被阅读0次

现在回忆起来,我小时候是真的有点惨。这种惨,源于我哥偷偷告诉我的一个事儿。

他说:你晓不晓得,你不是亲生的,是妈捡来的。

我晓得个鬼?

01

我哥,他是个“断掌”。

断掌是什么?就是掌心三条线特别干净利落,有两条合二为一,横贯手掌!这代表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打人无有轻重,被打的人特别痛。

我和我哥都深受他的断掌之苦。他打了我,我很痛是我的苦;他打了我,我甚至都不用告状你知道吗?!这是他的苦。

我哥最开始不懂“打人不打脸”的精髓,有回暴脾气一来,四五根指头印就浮在我脸上(我哥说的),我只需要漂移到妈面前,他就完了。他想威胁我不许告状的话语还没说出口,就落空。

而我妈,不是断掌胜似断掌。打人不用手,从来都懂得使用条子(我们方言里打人工具的合称)。

从竹子上剔下用来编筐子的篾片,指头宽,舞得呼呼生风,随便挨几条子,就是一顿麻辣竹笋炒肉片的味道;随手撇下的黄荆枝条,比指头细一点,圆圆润润,打得最是理直气壮,因为古话说“黄荆条子下出好人”,能感到一种既远又近且古老朴实的疼痛;再粗一点的武v器也有,按下不提。

我妈老说我把这些牢牢记住,是不是想在她老的时候打回去?天地良心,我绝对没这个想法。我只是想提醒自己:万事讲道理,千万别动手。

我哥虽然聪明,但在我眼中他是个懒人,在妈眼中我又是个懒人,这大概是遗传的一条鄙视链吧。

可妈常用哥来教育我,希望我把哥作为榜样模范,好好地学一学他小时候的勤劳朴素。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哥小时候要是像你这样,不晓得要多挨好多打”。

这就不对了。君不见,醋和酱油都是我打,喂猪扯草都是我上,我哥在哪里啊喂?哦,忘了,他在上学。

我可能骨子里是真的懒,干活不主动,态度不积极。可看看我哥,那是一个干活积极的人吗?

02

记得有一回,妈安排哥和我两人去庙儿山后半山土里翻苕藤。结果呢,他干一会儿跑了,还试图游说我跟他一起跑,我迫于……不敢。

那年苕藤又真的长得好,绵延好几埂子,总是扯不动。翻一窝,需要往前走几步找到红苕尖,挨着把它一路扎进土里的小根往上提起,慢慢往回理,才能理顺。这么大片土,这得翻到何年何月?

而且我的妈妈呀,整个后半山,放眼望去,看不到一个干活的人啊,只有风来风往,草木深长。

一个人,在山上。没有一个人啊。我边翻苕藤,边哭。

后来我妈来了,她说:有邻居喊她快来看看你家英英,她一个人在红苕土里哭。你咋个了?

妈回去狠狠地理麻了我哥,但居然没有打他。这简直不公平。

再有一回,妈和我在保管室地里干活,她让我回家从屋檐给她“带两根篾条过去”。我带了两根过去,被骂得狗血淋头。

妈:“喊你带两根就只拿两根??”

我:“你不是说的拿两根?”

妈:“你还犟嘴!”

我:……

我真不是杠,我哪晓得,“两根”是虚指还是实指哟我的妈妈。两个黄鹂鸣翠柳,难道不是只有二个?(照这么说,很有可能,毕竟杜甫也在成都待过,方言精髓应该也是领会了的。)

如此事例,不胜凡几。

03

每挨一次打,我的疑问就深一层;如果眼见哥犯了比我还要重的错而不挨打,疑问就再深一层。

再有一次挨打,我冒着生命危险一不小心问了出来,我的妈,后果那叫一个血淋淋。

“你还不是亲生的?你摸到良心看看,我对你多好!”我妈简直哽咽了,但毫不手软,“你哥小时候要像你这样子,可能已经被打死了!”

哦,我哥小时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模范、演员啊?

后来,我偷偷问我哥:你那个消息到底怎么来的,到底确不确实?

他说:确实。你相信我,就是捡来的,妈亲口说的。有天放学回来,妈躺在床上,边上突然多了个奶娃娃。妈给我说以后我就多个妹妹了。我问她妹妹从哪里来的,妈说是捡来的。哎,妹,我给你说,你挨打也不要伤心,我小时候是比你勤快撒,有你了我才稍微偷点懒。再说了,想当初妈为了捡你回来,那回可整整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呢。

呃……我的哥,你可真坑人。

04

童年有一段时间,我确实觉得妈很偏心,她更喜欢我哥,对我那叫一个严防死打,对哥那叫一个疏于打骂。但我从来不敢说这种话。开玩笑,嫌打挨得不够多?但我内心里是这么觉得的,甚至想过为此离家出走,让他们感受一下我的重要性,这家里缺了我,那是大大的不行。

说来也巧,就在我想法密集、将动未动那几天,有次跟妈赶集回家,走在田埂上,妈突然说:英英,我昨晚做了个梦。梦到你说你要去自v杀,因为你觉得我偏心你哥。

我内心狂喜,哎呀,还有这种好事?这可不是我说的。这可真是感动天感动地。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从那以后,妈似乎对我宽松一点了。

而随着年岁的长大,我也终于找到妈不打哥只打我的秘密。

有一天,她说,英英,你长大了,我以后不再打你了。

热泪盈眶,啊,热泪盈眶。

旧时光

本文由“文字之光”荐文官疯狂的茶叶蛋推荐。

推荐理由:

“打人不打脸的精髓”,“遗传的鄙视链”,“两个黄鹂鸣翠柳,难道不是只有二个?”“对我那叫一个严防死打,对哥那叫一个疏于打骂。”

作者的语言诙谐有趣,幽默至极,生动贴切地吐露了内心的实在话,将家庭生活中兄妹、母女之间的独特之爱展示得淋漓尽致。

母亲的爱严厉,可能是由于农村人大多“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吧。

作者的经历引起了我的共鸣,我也有个“重男轻女”的妈妈,从小就是锻炼我做家务,而哥哥做得不够好就可以不用做。

做了母亲以后,我才理解妈妈以前对我的严厉,不是她不爱我,是希望我嫁人以后,不要因为不够勤劳而受气,不会因为不会做饭而饿肚子,不会因为别人苛责而容易心生怨怼。

这才是妈妈想给我的最好的爱吧!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都是见证官:见证优秀 共同成长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

02  发私信给文字之光的主编韩涵微语或副主编无色生香

相关文章

  • 【文字之光】| 棍棒条子下讨生活

    现在回忆起来,我小时候是真的有点惨。这种惨,源于我哥偷偷告诉我的一个事儿。 他说:你晓不晓得,你不是亲生的,是妈捡...

  • 棍棒条子下讨生活

    现在回忆起来,我小时候是真的有点惨。这种惨,首先源于我哥偷偷告诉我的一个事儿。 他说:你晓不晓得,你是妈捡来的。 ...

  • 【文字之光】|在路上(下)

    01 帅帅抱着我进到了一个房间。房间不大,“唰啦啦,唰啦啦”的声响,女主人正低着头,在白色的泡沫中反复揉搓着。 想...

  • 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

    《金色梧桐》和《文字之光》这是简书里小小的两个专题,《金色梧桐》是《文字之光》的推文优选池,《文字之光》专题秉持着...

  • 世界顶级教育学家说:错误的表扬方式会阻碍孩子成长,导致孩子的学习

    过去,人们信奉棍棒教育,但是在棍棒教育下长大的孩子普遍痛恨棍棒教育,于是在棍棒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自己孩子信奉表扬教...

  • 文字之光

    我喜愛那種行雲流水般的語言,沒有任何障礙的,可以簡到兩三個字,可以長到一句話二十幾個字,要麽乾脆簡潔,要麽流洩千里...

  • 文字之光

    文字之光闪闪亮,苦心推文散光芒。文章里面藏锦绣,字里行间隐馨香。若为权贵自寻扰,莫若独笔草堂上。丹心可鉴照日月,鸿...

  • 文字之光

    喜欢码字写文,虽然它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但却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有趣我们的灵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 文字之光

    用文字安抚浮躁。 总有自己的隐私,总有不想诉说的话,总有不想被人知道的想法,如果觉得压抑,就写下来吧。 身边的知心...

  • 云赞家园 || 文字之光与云赞家园

    《文字之光与云赞家园》,了解文字之光与云赞家园的朋友,看到我把这两个放在一起,是不是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文字之光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字之光】| 棍棒条子下讨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yk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