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条子下讨生活

作者: 读书灯下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13:40 被阅读0次

现在回忆起来,我小时候是真的有点惨。这种惨,首先源于我哥偷偷告诉我的一个事儿。

他说:你晓不晓得,你是妈捡来的。

我晓得个鬼?

此外,我唯一的同龄人是个小男孩,住我们隔壁,叫波娃,他是个断掌;我哥,也是断掌。

断掌是什么?就是掌心三条线特别干净利落,有两条合二为一,横贯手掌!这代表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打人无有轻重,被打的人特别痛。

我和我哥都深受他的断掌之苦。他打了我,我很痛是我的苦;他打了我,我甚至都不用告状你知道吗?!这是他的苦。

我哥最开始不懂“打人不打脸”的精髓,有回暴脾气一来,四五根指头印就浮在我脸上(我哥说的),我只需要漂移到妈面前,他就完了。他想威胁我不许告状的话语还没说出口,就落空。

而我妈,不是断掌胜似断掌。打人不用手,从来都懂得使用武v器。

从竹子上剔下用来编筐子的篾片,指头宽,舞得呼呼生风,随便挨几条子,就是一顿麻辣竹笋炒肉片的味道;随手撇下的黄荆枝条,比指头细一点,圆圆润润,打得最是理直气壮,因为古话说“黄荆条子下出好人”,能感到一种既远又近且古老朴实的疼痛;再粗一点的武v器也有,按下不提。

我妈老说我把这些牢牢记住,是不是想在她老的时候打回去?天地良心,我绝对没这个想法。我只是想提醒自己:万事讲道理,千万别动手。

我哥虽然聪明,但在我眼中他是个懒人,在妈眼中我又是个懒人,这大概是遗传的一条鄙视链吧。

可妈常用哥来教育我,希望我把哥作为榜样模范,好好地学一学他小时候的勤劳朴素。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哥小时候要是像你这样,不晓得要多挨好多打”。

这就不对了。君不见,醋和酱油都是我打,喂猪扯草都是我上,我哥在哪里啊喂?哦,忘了,他在上学。

我可能骨子里是真的懒,干活不主动,态度不积极。可看看我哥,那是一个干活积极的人吗?

记得有一回,妈安排哥和我两人去庙儿山后半山土里翻苕藤。结果呢,他干一会儿跑了,还试图游说我跟他一起跑,我迫于……不敢。

那年苕藤又真的长得好,绵延好几埂子,总是扯不动。翻一窝,需要往前走几步找到红苕尖,挨着把它一路扎进土里的小根往上提起,慢慢往回理,才能理顺。这么大片土,这得翻到何年何月?

而且我的妈妈呀,整个后半山,放眼望去,看不到一个干活的人啊,只有风来风往,草木深长。

一个人,在山上。没有一个人啊。我边翻苕藤,边哭。

后来我妈来了,她说:有邻居喊她快来看看你家英英,她一个人在红苕土里哭。你咋个了?

妈回去狠狠地理麻了我哥,但居然没有打他。这简直不公平。

再有一回,妈和我在保管室地里干活,她让我回家从屋檐给她“带两根篾条过去”。我带了两根过去,被骂得狗血淋头。

妈:“喊你带两根就只拿两根??”

我:“你不是说的拿两根?”

妈:“你还犟嘴!”

我:……

我真不是杠,我哪晓得,“两根”是虚指还是实指哟我的妈妈。两个黄鹂鸣翠柳,难道不是只有二个?(照这么说,很有可能,毕竟杜甫也在成都待过,方言精髓应该也是领会了的。)

如此事例,不胜凡几。

每挨一次打,我的疑问就深一层;如果眼见哥犯了比我还要重的错而不挨打,疑问就再深一层。

再有一次挨打,我冒着生命危险一不小心问了出来,我的妈,后果那叫一个血淋淋。

“你还不是亲生的?你摸到良心看看,我对你多好!”我妈简直哽咽了,但毫不手软,“你哥小时候要像你这样子,可能已经被打死了!”

哦,我哥小时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模范、演员啊?

后来,我偷偷问我哥:你那个消息到底怎么来的,到底确不确实?

他说:确实。你相信我,就是捡来的,妈亲口说的。有天放学回来,妈躺在床上,边上突然多了个奶娃娃。妈给我说以后我就多个妹妹了。我问她妹妹从哪里来的,妈说是捡来的。哎,妹,我给你说,你挨打也不要伤心,我小时候是比你勤快撒,有你了我才稍微偷点懒。再说了,想当初妈为了捡你回来,那回可整整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呢。

呃……我的哥,你可真坑人。

童年有一段时间,我确实觉得妈很偏心,她更喜欢我哥,对我那叫一个严防死打,对哥那叫一个疏于打骂。但我从来不敢说这种话。开玩笑,嫌打挨得不够多?但我内心里是这么觉得的,甚至想过为此离家出走,让他们感受一下我的重要性,这家里缺了我,那是大大的不行。

说来也巧,就在我想法密集、将动未动那几天,有次跟妈赶集回家,走在田埂上,妈突然说:英英,我昨晚做了个梦。梦到你说你要去自v杀,因为你觉得我偏心你哥。

我内心狂喜,哎呀,还有这种好事?这可不是我说的。这可真是感动天感动地。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从那以后,妈似乎对我宽松一点了。

而随着年岁的长大,我也终于找到妈不打哥只打我的秘密。

有一天,她说,英英,你长大了,我以后不再打你了。

热泪盈眶,啊,热泪盈眶。

相关文章

  • 棍棒条子下讨生活

    现在回忆起来,我小时候是真的有点惨。这种惨,首先源于我哥偷偷告诉我的一个事儿。 他说:你晓不晓得,你是妈捡来的。 ...

  • 【文字之光】| 棍棒条子下讨生活

    现在回忆起来,我小时候是真的有点惨。这种惨,源于我哥偷偷告诉我的一个事儿。 他说:你晓不晓得,你不是亲生的,是妈捡...

  • 世界顶级教育学家说:错误的表扬方式会阻碍孩子成长,导致孩子的学习

    过去,人们信奉棍棒教育,但是在棍棒教育下长大的孩子普遍痛恨棍棒教育,于是在棍棒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自己孩子信奉表扬教...

  • 棍棒下的孝子

    我想,我二哥就是这句话标准的版本。 从小,他就比我们淘气,各种掏鸟窝、钓青蛙、捞鱼、拿弹弓打小鸟、趴在地上弹玻璃珠...

  • 棍棒下的善意

    善意不在大小,再小,也传递着温情。 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 晴 文/云中荷风 “啪啪啪”“啪啪啪”,...

  • 棍棒下的顺从

    回家的路上偶然遇到了耍猴人,当然不像电视中那种优雅的着装,谦谦公子那样的耍猴人,总之没有那种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场景...

  • 棍棒下的孩子

    我是个农村孩子,见多了“棍棒底下出人才”的例子。的确,棍棒下出了很多听话乖巧的孩子,可也让孩子的内心埋下了恐惧的种...

  • 棍棒下的呼喊

    野性的回归,自由的任性 呼喊 一 棍棒让温顺变得信手拈来 美味渐渐吞噬了过多理睬 雄壮狂放变成贪婪的乐海 追逐拼命...

  • 《一个勺子 》影评

    陈建斌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勺子》里面,男主角拉条子捡了个傻子回家,更准确地说是傻子死跟着拉条子,拉条子没硬下心来赶...

  • 条子

    项尚学蹲在储藏室门前,眼睛直直地看着一侧的什么东西发呆。看到了什么一点也没去心里。脚下扔了一地的烟蒂,都是他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棍棒条子下讨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fn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