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信马由缰||夏至暑来到

信马由缰||夏至暑来到

作者: 闹闹姥爷 | 来源:发表于2022-06-20 22:48 被阅读0次

夏至是与冬至相对应的一个节气,此日用圭表测日影杆影最短,这一天北半球各地黑夜最短、白昼最长。夏至又是太阳直射点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黑夜将会逐日增长。

夏至是我国北方进入盛夏的开始,原则上说是酷暑难耐的伏天的开始。

伏天是夏至后最热的一段时间,与数九,九天一九不同,数伏是十天一伏,共三伏,但多不是30天。

计算伏天是按中国的天干地支排的排序,以有天干第七位“庚”字的日子即“庚日”为标准计算的,一个庚日为10天。

从夏至开始数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一天,每伏十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还规定,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所以说“三伏不到秋来到”。有的年份夏至之后的第五个庚日恰在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要延长十天,变成二十天了,这样的年份里数伏天就是四十天。

也就是说,看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如果有4个庚日,那就说明中伏时间为10天,三伏天总共30天;如果有5个庚日,那说明中伏时间为20天,三伏天总共40天。

2021年夏至是6月21日,到7月11日才是第三个庚日,所以7月11日为初伏第一天,8月19日结束,历时40天,是个加长版的三伏天。

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2022年夏至是6月21日,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也是加长版三伏天。

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数伏天与数九天是相对最冷与最热的两个时段,农谚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是指一年中最热的几天就在数伏的第三伏这十或二十天,最冷的时候是数九天的第三个九天。

伏天长说明暑期长防暑工作也就更加艰巨,切勿松懈。

张范津  2021年12月22日(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相关文章

  • 信马由缰||夏至暑来到

    夏至是与冬至相对应的一个节气,此日用圭表测日影杆影最短,这一天北半球各地黑夜最短、白昼最长。夏至又是太阳直射点南返...

  • 光明中医网校教材《中医药学概论》第四章:病因与病机(二)

    (三)暑 暑是夏季的主气,乃火热之气所化。其发病独见于夏令,所以有“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的说法。 1....

  • 暑节

    暑节 晨暑夏至无欢喜,提笔补卷度炎天。 夏了秋初勿兴叹,总...

  • 夏至

    《夏至》 夏至来临暑渐近, 耕者趁早秋播紧。 午后闲翻几页书, 大家笔下翠湖心。 夏至节气来临,暑气渐渐也逼近。 ...

  •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丨暑邪是盛热阳邪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署。——《素问•热论》 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素问•刺志论》 暑为夏季的火热之...

  • 《黄帝内经》热论篇第三十一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注: 大凡伤于寒邪而成为温热病的...

  • 2019-06-20

    《六月·深·夏至》 朵朵白云浮深空 高高艳阳照城中 又是一年暑夏至 心静自然习凉风

  • 精读《黄帝内经》(第249天)

    【热论篇】凡病伤寒而成温者,找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译文】凡伤于寒邪而变成温病的...

  • 高温日照强,防署防晒防寒凉

    《黄帝内经》云:“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说明夏至之后气温更高,气候更热,常呈暑热高温之势,户外工作应谨...

  • 高温日照强,防暑防晒防寒凉

    《黄帝内经》云:“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说明夏至之后气温更高,气候更热,常呈暑热高温之势,户外工作应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马由缰||夏至暑来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bq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