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海情》有感

作者: 大盗恍如隔世 | 来源:发表于2021-03-28 11:25 被阅读0次

    许久没看电视剧了,年初《山海情》横空出世,西海固?黄轩、闫妮、姚晨?这得好好看一看了。
    先就电视剧本身来说说。它是我第一次专门到豆瓣打分的影视作品,我给的是10分。尽管其中有口音、一些情节的争议,但是整体是一部十分用心的作品,细节真实、感情真挚,不是简单的吹或者黑,而是真实地反映历史事实,精准选取切入角度,从几个侧面开始讲解这个脱贫致富的故事。而且它体裁新颖,不再是情爱、古装、穿越。这才是我想象中电视剧该有的样子,真正诠释了生活就是艺术。
    接下来说说剧中具体的情节。
    走出大山不容易。得福刚工作就带着任务回到家乡,面对一群“冥顽不化”的乡亲们,给他们开会讲政策,这是90年代。转眼到了新世纪,金滩村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可是说到整村搬迁的事,还是遭到极大的反对。走出大山就那么难吗?这块破地方有什么好守的?没错,就是这么难,一是难在这破地方让人如此牵肠挂肚、不忍割舍,二是难在对大山外面生活质量的不相信。所以说,最后的结局虽然是电视剧式的完美结局,但是现实中的这代人为了走出大山所付出的努力值得一切尊敬。
    小时候的一些回忆。看到得宝他们几个在山里面狂奔的样子,我就不禁想到我小时候在山里。那时我家在整个村里条件还不错,在我出生的时候实际生活已经在乡镇里了,有时候跟着爸妈一起回去,跟着几个兄弟一起在山里跑的样子,完全就是跟电视剧里一模一样。那几个兄弟常常感慨,他们要是有我这条件,学习肯定比我要好。是的呀,我跟城里的孩子不能比,但是和他们比,还是条件好了许多。他们每天上学要走好十几里路,一天很多时间花费在路上,回去了还要干农活。对于他们,上学是一种福利。已经上了一天学了,回来还想学习?门都没有!跟现在相比完全是两个时代了。看到得福得宝互诉衷肠,说是为了得福上学,只能让得宝休学。这里也是赚了我几滴眼泪。看到这里就非常感谢我的父母,他们虽然做不到给我多优越的生活条件,给我多先进超前的思想观念,但是他们还是凭借着自身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走出大山,走到镇里,又走到县里,一贯重视我的学习,能够让我有机会过上他们不曾有过的人生。
    观念的改变。剧里面种蘑菇那一段,是整部剧的很重要的情节。想想得宝出去打工没多久就能赚到他们攒了这么多年也拿不出来的钱,想想得宝种蘑菇没多久就赚得盆满钵满,想想得宝包工程又混成个大老板了,那么,其他人为什么就还是甘心一分钱一分钱从土地里刨呢?因为刨习惯了呀。种蘑菇?不会呀。有人教?没钱呀。贷款?万一赔了呢?所以说,扶贫先扶智,这不是口号,而是一句生动的工作实践经验。国家现在的扶贫已经不是政策性“输血”了,而是全方位“造血”,也就是抓教育、改观念。我始终认为,这个时代,但凡勤劳一点、稍微动动脑子,绝对饿不死,甚至能过得还不错。绝对贫穷,除非是有生理上的缺陷限制,否则“穷”病更多是一种“懒”病。这个“懒”,既有不愿意劳动靠政策过日子,混吃等死之“懒”,也有像电视剧里这种习惯于旧生活不愿意改变,固步自封之“懒”。那么对于我们而言,不算贫穷,但是是否也是“懒”病所害,不愿意改变、进步呢?想必是有的。但是受限于自身观念、认知水平的限制,有些是看不到的。这也就是不断提升认知水平、不断刷新三观、不断进步的意义所在了。
    积极主动的精神。也是种蘑菇这一段,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是得宝、陈县长和教授的做法。乡亲们拒绝,甚至恶意揣测。但是他们没有放弃,没有“我为他们好,他们自己都不愿意,我还操什么心”的想法,而是真正理解乡亲们的担忧和处境,亲身示范。取得成绩之后也没有一丝“让你们不听我的”的优越感,而是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这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的“积极主动”吧。这太难了!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工作目标,能够认清自己的条件限制,不为情绪所扰,积极主动地促进目标的达成。这种,一是有完全不同于一般人的思维方式和积极主动的做事态度,二是认知层次已经是比周围人超出一大截,完全就懒得计较。想想我们工作中,是否也常常有诸如“你看,我就说吧,早干啥去了”“既然都不管,那我也不管了”“烦死了,爱咋咋滴吧”的想法呢?这种积极主动的习惯确实值得我们警醒和学习。
    以上零零碎碎地说了一些看《山海情》的感慨。总的来说,这确实是一部好剧,强烈建议没有看过的朋友尝试看一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山海情》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gw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