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说
杭州劳模工匠文化公园

杭州劳模工匠文化公园

作者: 好笑 | 来源:发表于2022-01-17 22:01 被阅读0次

杭州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西湖风景名胜区之间,占地26公顷,是一座综合性开放式主题公园,是到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座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主题公园。内主要景观有中外历史工匠人物、杭州工匠林、劳模记忆带、抗疫群英像、格言墙、匠心湖等劳模工匠等主题景观。是杭城市民赏景休闲胜地,更是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教育基地。

公园大门的正前方,一块厚重的白色大理石刻碑,上用“活字印刷模版体”刻着的公园介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源于毕昇的匠心。公园红色的大门采用钢管桥梁结构建造,以寓意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于1937年9月26日,至今还是钱塘江上联通南北的重要通道。2019年4月3日,经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设定:每年的9月26日为 “工匠日”。

大门内矗立着八位知名匠人,迎接八方游客。

左边的四位是:

大禹  公元前2070年治理水患历时13年,根据水流规律因势利导,顺天地自然,疏通水道,引洪入海终获成功。

鲁班  (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著名工匠家,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工匠师祖。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及伞、打井、锁匙都是鲁班发明的。

张衡(78年-139年), 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被后人誉为"木圣" (科圣)

毕昇  (972年-1051年), 北宋发明家,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右边的四位是: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达芬奇1452年—1519年。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科学家、发明家。 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瓦特詹姆斯•瓦特1736年1819年),英国发明家,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爱迪生1847年1931年,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物理学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 拥有众多知名重要的发明专利超过2000项,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

看到这八为位老人,内心有种莫名的感伤。中国的四位老人年纪最长的四千岁,年轻的也已一千多岁。而外国的四位老人,年纪最长的两千岁,最年轻的只有一百来岁。他们几位给西方带来了现在的工业时代,也带来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历史。

我国在南宋就有了最早具有枪膛发射管发射药和弹丸的枪。明朝初年创建神机营,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队。在独尊儒术的社会,发明创造都成为了“奇技淫巧”不被社会重视和接纳。匠心逐渐消失,国家的也逐渐消亡。直到清末,曾国藩提出学夷制夷的策略,创办江南制造局后匠心才逐渐回归。

目前,网络经济,平台经济盛行,制造业、实体经济萎靡不振。人人爱赚快钱是经济发展缺钙的表现。杭州市在工匠的选树、工匠日的设定、工匠文化主题公园的落成,就是极力向全社会呼吁工匠精神的建立和回归,补足经济发展之钙。

怀着些许伤感,作别令人八位崇敬的老人,移步至工匠林。林中竖立着五根大理石柱,石柱镶嵌着朱府铜艺,铜上镌刻着五届杭州工匠的姓名。第二根柱子上最显眼的位置,是我的名字,在巳时的阳光照耀下格外熠熠生辉。

这是我的名字吗?我配得上这名字吗?这样的疑问在我脑海已出现无数次,一次次的答案是:这是我的名字,我要配得上父母给的这三个字。

记得在刚走上社会时,每次受到挫折我就去爬翠微山。翠微山顶是一个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面刻满了烈士的姓名,生卒年和革命事迹。从山顶往下走二三百米是公墓,里面埋葬这许许多多曾经鲜活的生命。这些曾经鲜活的生命留下了一方墓碑,却无人再传说他们的“故事”。看着这一块块石碑暗想:当我死了,父母在我出生时送我的这“三个字”又能留下什么样的“传说”呢?

回望八位老人,自己的路还很长很长,长到遥不可及。虽遥不可及,只要自己日有寸进,也可越来越接近。

延着工匠林的小路往前去,一条红色的钢铁飘带展现在眼前。上面记录着建国以来杭州的历届全国劳模。

几个熟悉的名字是那么的显眼。立即联想到了他们工作的身影。一个个平凡的、大众的、不起眼的身影。只有在那特定场合才光彩夺目。

飘带的尽头,竖着两尊铜像。来到一尊铜像前,仔细端详了一会,崇敬之心由人而起,他是鲁冠球。一个没什么受多少正规教育的打铁匠,硬是靠着自己的干劲,靠着敢为天下先的创劲,靠着追求极致的匠心,打造一个万向王国。造福了一方百姓,助推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缩小了与制造强国的差距。实乃当代之匠人,当代之劳模、当代之表率。铜像前摆着鲜花,是游客特意送过来的。可见好的工匠是深受百姓喜爱的。

继续往前,一组洁白高大的雕塑吸引了我。这是一组抗疫群英像,是各行各业抗击新冠疫情战士的缩影,也是全国首座纪念抗击新冠疫情英雄群体的雕塑。这组抗疫群英像,象征着科研工作者、人民解放军、警察、社区工作者、快递员、建筑工人等各行各业抗疫战士。他们通力配合,并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众志成城共同为抗疫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正是劳模工匠精神在这群人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截止目前,国外累计确诊三亿两千四百二十一万例,累计死亡五百五十四万例。美国累计确诊六千六百二十万例,累计死亡八十七万例。我们中国累计确诊十三万五千例。累计死亡五千七百例。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作为曾经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国家。通过这些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疫情相对其它国家控制的好很多很多。

之前,我时常觉得“小病是福”,生点小病可以借机好好休息几天,可以调整调整自己的状态,可以调整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以此来思考、规划、提升自己。这几日染上乙型流感,还感染了家人。让我不再敢有“小病是福”的想法。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几十年的房贷。再小的病也可以给家庭带来不小的麻烦。因此对这群抗疫英雄崇敬之情更加油然而生,是他们的无私、无畏地辛勤付出才让国内的疫情控制的最小的范围之内,让无数家庭避免了新冠的侵袭。有了一种“作为中国人是幸福的”欣慰。

前方是格言墙。“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是走近“格言墙”看到的第一句格言。

“公交车有起点和终点,为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格言墙刻写着好多这样的句子,大多来自于劳模工匠们对人生、工作的感悟和自己的追求当中。读了之后无不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对今后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方向。我也是如此,站在墙前良久良久,墙上的句子读了一遍又一遍,细细品味、慢慢领悟。

墙上还有好多留白,是为更多,更强的劳模工匠的出现预留的。希望下一个刻上的是您的格言。

现在政府的大力扶持,社会的积极响应,人民的积极参与。相信我们的身边会出现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工匠人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推波助澜,为我国的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我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格言墙的前面是一个两万平的“匠心湖”。湖水来自后山的溪流,清澈柔和。湖面不带一丝波澜,散发出平静、深沉的底蕴。

水,是生命之源,孕育了生命,滋养了万物。拥有着巨大的力量。而匠心的力量和水的力量相似,都拥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恒心。很多人都相信滴水可以穿石,水凭借着自己的毅力一次一次地砸向石头,它永不停息一直在努力地克服地困难,假以时日,石头也会被击穿。它的毅力造就了这样的结果。匠心也是如此,匠人们追求工作上的精益求精,是把简单事情重复做,追求完美,久久为功的工作态度推动产品质量的提升,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水和匠心是团结,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千万滴水可以汇成一条波涛汹涌的江河。长江,黄河,它们孕育了我们华夏子孙,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无论是谁都不能够屈服它们向前的步伐。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然而通过匠心的纽带,把技能的传、帮、带做好、做实,就会带动一家企业,带动一个行业,带动一个时代。

平静的匠心湖也拥有奔腾的钱塘潮的力量。匠心的力量带领杭州人们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匠心的力量带动杭州的高质量发展,将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同富裕,为其它省市做表率,匠心的力量会流遍全国,在各地形成一个个“匠心湖”,带动各地的发展。形成全国范围内匠心荟萃,技术上百家争鸣的新气象。

我们要学习水的精神、工匠的精神,来造福人民。这是匠心湖给我带来的启示。这湾湖水将永远流淌在我的心间。绕湖一圈,来到了起点——公园的大门。一个多小时的“匠心”洗礼,让我流连忘返。这里处处蕴藏着匠心,处处给予人启迪,是个适合经常去游览的好去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杭州劳模工匠文化公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jl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