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8日 星期三 阴雨转晴转雷阵雨
下午3点41分,许久不推送文章给琦妈看的琦小子推了一篇文章给琦妈看——《道家到底高明在哪儿?》,并注曰:“这个说的还不错。”
正在读书班听课的琦妈激动之余,赶紧快速浏览了一下,于3点55分立即做出回应:“粗粗看了一下,第一感觉:人的出身影响人的认知。在上课,下课后再细细看,有意思。”
晚上,琦妈细细看后,发表了有史以来与琦子讨论意见中的最长意见,如下:
一家之言,宜批判地看之。比如,文中说:“所谓的无为,并非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无需刻意去做,心无所待,潇洒随性即可。”但我更倾向于,无为不仅仅是“心无所待,潇洒随性”,无为更是一种“为”!一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掌控大局指点江山的“为”;一种无为而无不“为”,一种无为而治的超然的“为”。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始。”
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所以,为政要善于治理,“为无为”,最终“则无不治”;处事要像水那样顺势而为,最终无所不能;行动要善于把握时机,精准发力,最终无为而治。所以,无为不是不为,更是一种“为”的方式方法,一种超然的“为”。
琦子说:“有道理。我比较喜欢这篇文章说的以宇宙视角来看生命和以生命视角看宇宙。”
琦妈说:“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就产生解决问题的不同路径,也形成了不同的教派。比如同样都是对儒家的传承,因视角不同,产生了孟子的‘性善论’,也产生了荀子的‘性恶论’。”
琦妈有感于琦妈还跟得上琦子的思想,特记之,备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