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不是做app,不是做UI,app、程序、网站、UI这些只是把业务的逻辑,把业务的抽象层面具象化的工具,所以做产品经理更重要的是修炼内功,需要对自己所负责的业务理解得比任何人都透彻,需要明白你的产品到底价值在哪,是怎么对别人产生价值的,产生价值的过程是可以被替代的吗?
千万不要闷头扎进产品的细节,这个按钮该怎么放,那个UI好像有点丑,不把主要矛盾解决而去关注这些次要矛盾没有任何意义。
举个例子,比如很多人喜欢黑淘宝,黑滴滴,觉得他们的app设计太丑太复杂,好像觉得移动互联网时代app就是产品的代名词,但实际上这两者完全不能画等号。
滴滴为什么成功,摩拜为什么成功,饿了么为什么成功,他们的idea早已被无数人想到过,他们的app随便找个程序员都可以做出来,他们的“产品”看起来似乎极易被复制,但是如果你把产品看成是业务的表现形式,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的资源整合能力,是因为他们对自己能对用户产生哪些价值非常清楚,他们对产品应该怎么对用户产生价值的这个过程非常明确,这个过程需要哪些资源,需要解决哪些困难,这些才是产品的核心所在,而那些没能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其他竞争者都死掉了。
上述这些问题看似好像是公司管理层才应该考虑的问题,但是产品经理不就是产品的管理层吗?如果连产品的大方向都和公司的目标违背,那不管产品的界面产品的操作做的多么完美,也不能称之为是一款好产品。
互联网公司本质上都是商业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做产品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要对用户产生价值,同样也要对公司产生价值,而很多刚入门的产品经理似乎很容易忽略这一点,总是想着怎么把自己的产品做得更简单,更易用, 当然这个原则本质上没错,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只沉浸于UI、操作逻辑等等这些表象上的问题,你的产品只能称之为“美”的产品,不能称之为“好”的产品,锤子现在问题就在于此。没搞清楚你所负责产品所在行业的商业规律,业务逻辑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app做得再好,再简约,界面设计的再漂亮也没有意义。
这就好比做项目,很容易被表面的问题所迷惑,比如用户说你们的产品怎么没有某某友商的功能点,乍一看好像是我们的产品功能没有友商的丰富,用户提这个问题是很正常的,或者说产品的某个参数不如友商,但这些问题都是表象的。
重要的是你要清楚用户本次采购产品的关键决定因素到底在哪,产品就像app一样,只是一个表现形式,到底这次项目的成功与否是客户关系占多少百分比,产品的功能占多少百分比,产品的案例占多少百分比,这些问题都要搞清楚了才能知道你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才能提高项目的成功率。是继续给客户答疑告诉客户我们的产品有哪些优势,还是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客户关系,还是让客户参观一个案例打消客户疑虑,如果你没能明白这一点,而盲目地去推销产品,不管你说的怎么天花乱坠,就好像你的app不管界面做得多漂亮,你没把这件事真正的核心因素搞明白,做得事情都是徒劳无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