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官僚:从缓冲阶级走向新贵

官僚:从缓冲阶级走向新贵

作者: 独孤无尘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21:54 被阅读17次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民不与官斗”……这一句句俗语揭示出“官与民”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似乎“官”理所当然地是统治阶级的贵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官僚”只是“君王”用来抑制“传统贵族”的工具,只起到一种“缓冲”的作用。

春秋之前,并没有所谓的“官僚”,那时统治百姓的要么是君主,要么是贵族分封王。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周天子”这个名义上的共主名存实亡,各路诸侯自立为王,又论战功分封新的诸侯贵族。当时,君主与诸侯贵族是互不从属的关系,这就意味着贵族随时有可能颠覆君主的统治,自立为王。于是,君主便需要一股力量来制衡“贵族”,以保证自己的统治。而“游士”的出现,便让君主找到了这股力量。游士,有才学,但在本国无根基,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依赖君主。从这层意义上说,游士,便是后来“官僚”的雏形。如此一来,统治阶层就存在着“君主——官僚——贵族”三者之间的博弈,这种博弈一直持续到“宋朝”,最终“君主与官僚结成的政治同盟”最终战胜了“贵族”。

之所以在“君主——官僚——贵族”三者的博弈中“官僚”能取胜,一来是因为铁器和牛耕的出现,让农民的耕种能力变强了很多,在贵族所控制的土地之外,出现了大量的农民耕种的私田。君主主动为这些私田提供保护, 收取“保护费”(从私田中征收赋税)。有了这些赋税,君主就有钱养活听自己话的官僚了。

二来是因为竹简的出现,让更多的人读得起书,不像过去那样只有大贵族才有机会识字。于是,君主也就能找到自己供养的、同时又能为自己所用的人了,对这些人的管理和应用,逐渐就发展成为官僚制。

而到了宋朝,社会完全进入平民时代,随着印刷术的大量普及,越来越多的平民可以读得起书,并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体系”,官僚的力量在对抗贵族的斗争中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最终取代“贵族”,成为统治阶级的“新贵”。于是,宋朝之后的历史,便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博弈——皇权与相权(顶层官僚)。

相关文章

  • 官僚:从缓冲阶级走向新贵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民不与官斗”……这一句句俗语揭示出“官与民”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似乎“...

  • 第二章——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革命的原因:(一)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二)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 【中国历史】政治篇|官僚系统(上)

    经过秦朝与汉初统治者的努力,天下终于从分封走向一统。过去的官僚由贵族世袭,变成了郡县的选拔。但新帝国的开始,官僚该...

  • 伟人足迹边的小花 66. 毛泽东思想的开卷之作(3)

    毛泽东认为,革命的敌人就是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土豪劣绅,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介于敌人与朋友之间,他们的特...

  • 《白鹿原》:黑娃

    如果说白鹿原代表中国社会,白嘉轩代表中国传统的封建阶级,鹿子霖代表腐败的官僚阶级,朱先生代表学士阶级,田小娥代表女...

  • 阶层跨越2

    仔细深入地想了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的差异,细思极恐。 上流社会布局,做局。中产阶级接盘。而新贵则是掀桌子破局的人。 ...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分析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结论: 敌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

  • 国都漫谈

    自从华夏文明从原始社会走向阶级社会后,王权的统治就开始了,阶级统治需要专政的工具,军队与都城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纵...

  • 旗帜鲜明反对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封建制度文化残余,是科层制度下最容易犯的弊病。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六三年《论反对官僚主义》...

  • 第一性原理之“生物进化论”学习笔记

    一、从机械论到进化论 任何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变得涣散化、官僚化、失效化,并最终走向消亡。——《物演通论》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官僚:从缓冲阶级走向新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ma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