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一篇关于说体制内外的文章,就分享给朋友,没想到被朋友狂轰滥炸了一番,她的坚持观点还是觉得当老师在编制内好,她身边的好朋友也都是就算不是当老师,但也会每年努力的考编,争取进入体制内。
我被说的有点莫名其妙,我分享给她的初衷是不管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真的不重要,只要是属于内心想要的,自己过的好,过的舒心就好,不用纠结太多。
我并没有回复她,只是觉得,她可能只是看了一眼标题就给了我那样的回复吧!
那篇文章说的是作者自己本来是在体制内的,考上了一劳永逸,家里还特地锣鼓鞭炮齐鸣,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这么的牛逼,这么的光宗耀祖,但是后来作者由于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就放弃了编制,义无反顾的投身到创业的洪流中去,却被左邻右舍说到年轻人,不懂事,这么的任性冲动,任意妄为。当作者发现自己并不在乎的体制,却发现身边的许多人却在一年又一年的奋斗着这个,家里更是不惜花重金拼了命也要挤进去,所有人都认为只要挤进去了就好了,后半辈子就不愁了。
这个确实是这样的一个事情,无可争议,这是父辈们梦寐以求的铁饭碗,自己没走进去,希望自己的儿子女儿也要走进去,都是为了他们好。
最关键的一点是,作者的观点是自己虽然是从体制内走出来的,但是还是在体制内好,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会喜欢体制内,也不后悔自己从体制内走出来,何况自己在体制外的生活,过的比在体制内的生活要好上好几倍。
其实,我想说:在体制内与在体制外,真的重要吗?有人拼了金钱拼了时间哪怕不惜一切也要挤进去,只是为了追求那日后一眼看穿未来的日子,也有人在社会潮流前线,拼能力拼学识拼时间拼命的工作,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过的也风生水起。
其实,不管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好像真的不那么重要吧!毕竟,时代不同了,这个社会,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有足够的知识,就能过好,也不会有人来压迫你,榨取你的剩余劳动力,毕竟,这是个拼知识拼能力的时代啊!
话又说回来了,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纠结这样的一个问题呢?
第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在父辈们的年代,国家正是提倡教育的年代,从1978年开放高考政策以来,只要考上大学了,国家就分配工作,事业单位编制,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母亲们,这是一个福音,只要学习考大学了,后面一辈子就不愁了,就再也不用日日夜夜对着几亩方田,干的汗水直流,一想到这,就开始给自己的子孙说教,好好读书好好学习,知识改变命运,考上大学就好了,这成了一个最基本的动力点。这也是80后90后追求的一个目标。
好好读书好好学习没有错,知识改变命运也没有错,这个在80年代,还是很管用的,上了大学就分配,单位分房子,加上国家给的福利,工作在手,吃喝不愁,日子还是蛮可以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等90后门这一代人长大了,等他们走出学校,来到社会,这个社会上游戏规则变了,本科大学一抓一大把,国家也不分配工作了,房价更是有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知识科技的进步,新一代的年轻人傻逼了,还靠着长辈们那一代的观念说教,已经无济于事,他们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寻求属于自己的道路了,只是,年轻人觉悟了,长辈们却还停留在原地。家里一面按照原来的观念来开导,年轻人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观念,距离感越来越远,一方面不想忤逆长辈,另一方面又不想背离自己的意愿,年轻人啊!无比纠结。
第二:虚荣心作祟。
也许对在不在体制内,对年轻人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也就是份稳定的工作,但在父辈们眼里,这绝不是份工作而已。有了编制,意味着终生有了保障,就像我爸以前常说的,只要你迈进去了,就算你天天躺病床上,这辈子也不愁了。平时打点关系,不犯大错误,混的好,还能捞个小官当当,那时候,父母在家,人前人后,脸上有面子,心中有志气,出门人家都敬重你三分,哪怕你是驼子,走路腰板都能挺直了。
第三:安全感。
父辈们普遍没有安全感。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改革,下放,批斗会等这一系列的变化,人心早已惶惶不安,毕竟对谁来说,都不想被批判,被谁都指责,那种千夫所指的感觉,是有点自尊心的人,都觉得不好受。
在父母眼里,在体制内和在体制外,就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在体制内,对他们来说,是吃皇粮,皇粮是什么,是国家认可的,给的铁饭碗,无比光荣,至高无上的,在体制外是什么?一纸与单位的合同,算什么,就算也交了五险一金,也就那么回事,说今天把你开了就能把你开了,被炒鱿鱼后,你能干啥?这好比天塌下来了,没有后路了,下辈子怎么办?能干什么?一切都是未知数。这样随时叫你卷铺盖走人的事情,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
第四:金钱,权利的欲望。
对于父辈来说,有了体制,就是有钱,就算砸锅卖铁,只要把孩子送进体制内,后面就能量化出钱来。对编制的崇拜,就是对权力的崇拜。
所有人都一致痛恨腐化堕落,都一致痛恨以权谋私,但他们真正痛恨的其实并不是这些,从他们的行为模式来看,人们痛恨的是“怎么我就不能以权谋私,怎么好事没落到我头上”,于是“既然我没落到好处,我就反对这个好处落到别人头上”。
所以大部分人依旧是骂归骂,该办事儿塞钱走后门的时候,一丝一毫都不含糊,甚至以此为荣:我能办成事儿,我也是有能量的人。
有权了就有钱了,权能生钱,以权谋私嘛,是个人多多少少也会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千万别说自己两袖清风,当官是为了给百姓谋福利,这样的话,只能放心里,用行动证明,说的再多,唱的再好,也不会有人听。但钱能生权吗?那就未必了!
鉴于以上几点,在体制内还是挺好的,也是父辈们辛辛苦苦培养下一辈们的目标。但是,有些人一进去了,就想到未来的几十年光景,就是每天的机械的干着同样的活,一眼看穿到老,好像这样的日子真的也是够熬人的。但有些人觉得这样也挺好的,至少不用去愁生计,每天空闲的时间还很多,能多陪陪家人,时不时还能来趟说走就走的旅行,也算是惬意的人生啊!
所以,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兴趣与追求,没必要来非要说个哪个好,哪个坏,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什么样的工作都有人做,什么样的行业都有人去追求,社会分工不一样而已,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用双手劳动创造价值,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没有所谓贬与低,人各有志,这个社会不能用一种标准来评价所有的人。
体制内与外,不重要!
套用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一段话:如果我在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可能也就是钱少一点,房子小一点,但是我会活的很开心很开心,过的很幸福很幸福,因为每天我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陪着我喜欢的人,这样,就足够了。
愿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眼里有星河,笑里有清风,不再为此而纠结与彷徨,从今天起,做一个勇敢的,有行动力的年轻人,有足够的勇气去选择自己所爱,也有足够的担当去挑起心中尘封已久的梦想,以无限山河的力量,去面对一切的流言蜚语与不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