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多读多写

作者: 肖玉楼 | 来源:发表于2023-10-24 07:57 被阅读0次

复杂的道理往往很简单,多读多写便是最为简单的小说学习方法。

现在的社会总是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氛围,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我在跟一些朋友聊天时,发现他们好像都很急躁的想要得到一个结果,写的东西得不到认可,就要埋怨读者,对于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不愿意改进,或者压根不觉得自己有问题,我这里把多读多写拆开,好好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是多读,先成为好读者,然后成为好作者。优秀作家中,阅读量丰富的比比皆是,比如金庸先生,通过他的文字你能感受到他极为渊博的学识,对于任何历史掌故,他都能轻松拿捏,想要达到这种自如从容,唯有多读书,你写的东西不会骗人,浅薄还是深厚,透过文字可以一眼看出。

另外,多读也是为了让你戒骄戒躁,认真与耐心,是做任何事都不可或缺的。

戒骄是因为一个人在阅读量不足时,往往会口出狂言,有志于成为小说家的人,多少带点儿天赋,或者以为自己带点儿天赋,难免就恃才傲物。

初中时我曾经觉得中国文坛要完了,后来随着阅读量慢慢增长,我觉得中国文坛没完,我要完了,我何时能达到中国文坛平均标准。不过只要意识到差距,就是进步的开始,你可以认清自己,找准一个方向努力。

戒燥是因为人们常常混沌而感觉恐惧,再因为恐惧而急躁,多读书,就是破开混沌的过程,你经历的很多事,有很多前辈也经历过,而且他们用极为凝练精缩的笔触传递给你,你只要去读就好了。读着读着,你会感觉迷茫会慢慢减少,整个人的气质也会沉淀下来,而写小说需要这种气质。

我的建议是,写小说之前要多读一些书,我以前在高中毕业前给自己列了一份书单,包括了各类名著,有我自己知道的,还有同学给我补充的,上大学后,我就开始读这份书单里的书,并不是所有书都符合我的胃口,但不妨碍我把它们都读完了。

这些书有的印象深刻,有的没有丝毫印象,我觉得读书应当口味杂一些,因为有些书可能你整体不喜欢,但可能有一两个桥段对你胃口,有些书你读之前以为自己不喜欢,但读着读着感觉很棒,名著的整体质量还是很有保障的,所以可以多读,有了一定积累后,再开始动笔写。

然后是多写,写过很多东西的人都清楚,即使你读过很多书,但下笔那一刻,还是磕磕绊绊的,你需要通过多练习,才能把脑海中的东西清晰地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你开始进行思考,开始调动你的思维,运用你阅读的内容去处理你的故事,慢慢把别人的东西变成是你的,孰能生巧,多加练习总没错。

还有关键一点,多读是个输入的过程,而多写是输出,读书多了后,脑子会有些满,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多写,把内容转换出去,以方便之后的阅读,写了一段时间后,又会觉得脑子有些空,这时候就适合再多读一些书了。

相关文章

  • 练习写作,写什么?

    头条上一篇文章的观点,讲练习写作,就是要多读多写。 多读不难。有许多好书可读。 多写不易。写什么呢? 一、随手记。...

  • 多读多写

    真羡慕那些文章写的好的人,她们是怎样做到的呢?难道是不停的写呀写。思路那么清晰,看的多了,见的广了,就知道的多了。...

  • 多读多写

    加入007有很长的时间了,作业都是按时完成,一次都没有落下,可是写作能力没有什么提升,感觉依然是原地踏步。 我知道...

  • 多读多写

    有时候,我们写自己,写别人,写着写着就写不出什么话来。是我们的阅读量太低了。我们需要多去读,多去想,最后写出来。有...

  • 多读多写

    史蒂芬·金认为,学写小说最最重要的是多读多写。他说:“你如果想成为作家,必须首先得做到两件事:多读,多写。据我所知...

  • 多读,多写

    天天喊着写论文,就是不动手。明天除了去丰县,其他的事可以应对。 写文章也像下棋,需要多实践,和人多下,也需要多看看...

  • 多读多写多观察

    一直有想写东西的念头。但是真写起来,又难以下笔。 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写好,多读是必要条件,但不够充...

  • 多读,多写,多感悟

    偶尔在京东图书这个视频里看到的一个观点是“读书不一定能给你答案,但是能帮你找到方向”。非常赞同。 多读书可以增加知...

  • 多读 多写 多动

    覃杰老师在今天的写作精进课上提出了“三多”:多读、多写、多动,对照一下,我觉得自己应该倒过来:多动、多写、多读。 ...

  • 多写不如多读

    我在简书注册了账号之后,就不断地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坚持。坚持什么?当然是坚持写作!这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七讲:多读多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xs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