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记忆这扇沉重的大门,晦暗,尘灰,扑面而来,仅剩的那一缕阳光从狭小的缝隙中穿透出来,你可以从那缕阳光中看见往日的所有,悲伤亦或是更悲伤,沉痛亦或是更沉痛,而快乐就如黑暗中这一缕阳光,细小的可怜,但却又是那么地有力量。
一个人漫步在木栈道上,微风徐徐,吹起耳边的发梢,看着这熟悉又陌生的事物,这里的一草一木早就一一存留在脑海。
六年过去了,六年前,那个下着小雨又寒冷的清晨,第一次踏足这座城市,第一次将这里的风景看透。曾经以为,这里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个站点。却不曾想,这一站,竟停留了六年,或许是接下来的半生。
看着灰暗的天空,那藏在夜里的月,不觉想起这座城里第二年的秋,那是为了躲避生活、工作、家庭和感情的纠葛而逃离到那个乡村。或许,从逃离的那一刻起,我就喜欢上了旅行,喜欢上一个人背起行囊,一本书,一副耳机,踏上说走就走的旅程。喜欢将所有的问题抛给路上的风景,让脚下的步伐替自己去寻找答案。如今,踏着木栈道,一步一回响,仿佛是在为播放过往而设置的背景音乐。
年少时总是向往远方,于是拼死挣扎,却不曾想,最后倒退回原点,才明白,最远的远方,不过是人心。
这些年,一直坚守着初心,对待事物,总认为问心无愧就好。其实世事哪有那么容易,很多时候语言的暴力依然能够摧毁一个人的心智,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保持理智。
看着万家灯火,慨叹皆是路过。六年过去了,似乎这座城,依旧那么的冷酷,冷酷到让人胆怯。
或许,这就是命运,但我并不信命,我只信运。
谈起命运,我一直都认为“命”跟“运”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有人是这么形容命运的:他认为“命”是本命,命有点像车子,比如你是奔驰车,还是大发车,这是命。“运”,是那条路。你可以是奔驰,可是总开在坎坷颠簸的路上,那就是“命”好,“运”不好。你是一辆小破车,可是开在坦途上就是“命”不好“运”好。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不愿意去承认“命”这种东西,因为我一直都认为命是注定的,但最后的结局却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去创造“运”,才能改变注定的“命”。
此刻,我抬头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走到了“一座城”的门口,我推开它的门,走到我熟悉的角落。“一座城”坐落在喧闹街道里的巷口,它与外面的热闹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落叶随风飘散。
这么多年了,依然喜欢这样的安静,仿佛只有在这安静的时刻,才能看透世间冷暖的样子。
有时候自己还是厌倦这座城,厌倦它那肆无忌惮的喧嚣,让人不知不觉隐没其中,但更多时候还是喜欢这座城夜幕降临的样子。毕竟这座城里,承载着曾经落魄、孤单、无助,也承载着所有心事,如今依然还是包容着我向它诉说的一切。
这些年,能够真正清晰记得的往事太少,就像是生命中能留下的人一般,屈指可数。或许,能留下的才是最珍贵的。有时候还是会感叹知己难寻,但有三两好友亦足矣,有时候虽然她们不懂你,却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听你诉说,也是人生一大幸事,毕竟,人世里,能够彼此相通的,谁也不知在何处啊。
这座城的六年里,失去的,得到的,遗忘的,埋藏的,胜过了年少的十几年。这六年里,中途不温不火的那两年,放下了自己对文字的执念。在那两年里,或许潜意识里认为,文字对于自己而言,也是一种伤口。于是,在那两年里过度的丢失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两年,又重拾文字,很多时候,文字作为一种排遣,成为了另一种陪伴。
这时候,窗外的一阵风,吹落了叶,跌碎在地上,在黑暗中闪烁着它金黄的颜色。不知它是否知道,当它跌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任人嘲笑和碾压,谁也不知它曾经也有着辉煌时刻。但,那又怎样呢。或许,它在即将跌落的时候就已经明了,人世浮华,不过皆是一场梦罢了。
我起身出门,关上了门,也关上了这座城六年里记忆的那扇门。
此刻,街道的霓虹依旧那样刺眼,我避开了它的艳丽,走进了喧嚣的街道,即使不喜这样突然的喧闹,但却是必经之路,只要保持理智,便不会迷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