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在《谈谈我对写作的一些看法》一文中提及过这个观点,只是当时有些“急于作文,迫于发表”的感觉,所以在前文中只是笼统地归纳了一下这个问题,并没有进行非常深入的剖析。因此,今天主要是对前文文字部分做一些较为详细的阐述。
首先,说一些比较常见常用的“关联词”——“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等。我们先要了解“关联词”中每个用于“关联”的词语的意思,这样才能知道这些“关联词”到底用于何处最为恰当。
比如“因为”和“所以”。这个词组可以看做是一个“因果”关系的词组,“因为”即是“因”,“所以”即是“果”,但它又并不同于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因果”,这个“因果”是一个“灵活”的“因果”。“因为”,这个关联词语后边追加的文字不但是一个事情的开头,还可以追加一个过程;而“所以”,这个关联词语后边追加的文字必须有一个结果,而且还可以在结果前边追加一些过程。譬如:“因为小明把手伸进了开水中,所以他被烫着了”。那么“小明把手伸进开水中”就是一个开头,而且这个开头中也包含了事情的过程;“被烫着了”,就是对这件事情的结果的概括。再譬如:“因为小明个子非常矮,所以他蹦起来也够不到架子上的葡萄”。这句话中的“个子矮”就是对整个事件开头的阐述,这是一个起因,“蹦起来也够不到”中的“蹦起来”,可以看做是事情的经过,“够不到”便是这个事情的结果。所以说,我们需要结合当时文字的语境来斟酌“因为所以”的后边需要追加什么样的文字,万不可“因为小明把手伸进去,所以他被开水烫着了”,因为这句话中的“开水”出现的非常唐突,让人读起来不免觉得有些别扭。
接下来就是“不但…而且…”。这个关联词一出现我们脑中应该马上会出现一个“连接”的语境。我认为,这个关联词是对于事物或事情作出的一个并列解释,或者说并排列举。像“花园里的花不但有白色的,而且有蓝色的”,这就是对于事物的并列,像“不但昨天下雨了,而且今天也下雨了”,这就是对于事情的并列。要注意关联词组中所作的文字上下一定要衔接恰当,至少是在对于同一件事情或者相近事物的描述,否则,倘若你作出“花园里的花不但有白色的,而且今天下雨了”,这就很别扭,完全是“驴头不对马嘴”的作文方式。
再者,便是“虽然…但是…”。我想这个关联词是用于一种“转折”的语气的。譬如:“虽然小明是个男孩,但是他总以为自己是个女孩”。嗯,我们当然不用去纠结小明的奇怪心理,只需注意这对关联词的用法就可以了。那么,这里就凸显了一种“转折”的心理,也当然,“转折”不单单可以用于心理,也还可以作为一个事件的转折。譬如:“虽然今天下雨了,但是小明仍然没有打伞。”
当然,上边所提到的东西,仅仅是对于单一的事件句型(不考虑上下文),对于没有什么写作经验的人所提供的一些写作方法。
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关联词并不局限一个规定的文字形式,你可以把“因为…所以…”改为“因…则…”,或者“因为…因此…”等等,当然,如此修改的话也需要有一定的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也是如此,也是要基于你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否则如若你把“因为…所以…”改成了“因为…虽然…”,就不太合适了。
再做一个大大的总结,关联词是一种很基本也很常见的文字形式,它的作用体现于在文章中的过渡,要想把文章写好,离不开你对关联词的灵活运用。一句话——活学活用。
如果您读到了这篇文章,并有什么文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欢迎在下方点评指导,或者直接联系我本人,以作交流,互相进步。
我是先生z,一个很便宜的原创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