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到四七岁的儿童,是处于想象力迅猛发展的时期,不像大人一样用理性和逻辑的方式思考和记忆,他们所做得事,说得话,读得书今后大多会忘却,只留下片段的记忆。这时最需要的是引领想象,而不是灌输一些道理、知识,强迫记忆,要让他们的想象力自由地、愉快地、疯狂地生长。这时,最需要的是充满想象力的游戏和绘本书。
如果注意观察孩子的平时的一言一行,会发现他们的奇思妙想多如天上的星星,胡言乱语,挪移各类词汇,创编故事,哼唱歌曲,或者鼓捣各类玩具,生活用品,有些玩法离奇多变,让大人难以想象。
昨天一大早,我家孩子就忙活开了,她从抽纸袋里一张一张地抽出七八张纸,松散的放在一起,又拿出饮料瓶,挤出水,一滴一滴地倒在抽纸上,我无意中看到了忙问:“晴晴,你拿那么多抽纸做什么?”心理觉得好浪费,但已经无可挽回,孩子回答:“做烤鸭呢,还要加点材料。”然后又拿水彩笔在上面涂颜色,自言自语说:“变成了一个鸭堡,快来吃美味的鸭堡。”大概是从《小猪佩奇》或者是绘本《獾的美餐》里挪移并想象出来的形象。这叫做烤鸭的游戏。
早饭后,我收拾床,准备晒被子,又少不了在被子里钻进钻出,做各种自以为有趣的钻被子游戏。
后来在床垫上玩,她拿出以前存放在瓶子里的子弹小颗粒,拿起一把往下丢,不停的说:“下雨了!下雨了!”,再捡再丢,让我来看,然后我们一人丢另一人用手接,玩了有半个多小时,捡小颗粒可以锻炼小手的精细动作,也带来好多好多快乐,这是下雨的游戏。最后我建议出去玩,才一起送小雨点回家。
今天拿起以前的手工作品,用木质勺子做的小女孩,我扮演勺子姑娘,和孩子对话,玩得也非常有趣。
这样一个玩的年龄阶段,他们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和有意识的,风知道它自己在吹动,太阳知道它自己在运转等,即“万物有灵,宇宙为我”的观念。
他们对万事万物注入自己的情感,处于情感阶段,也是形象思维阶段,他们运用的是以自由想象为主的审美的方式看待、理解眼前的这个多姿多彩世界,而不做任何抽象、理性、概念性的思考。他们需要在游戏或游戏的审美中发展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带来精神的成长、充实的美感、内心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