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房子

作者: 敦哉煌也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23:43 被阅读0次

            一开始我也在犹豫,是用乡村还是用农村,是用农民的房子还是乡村自建房,担心是不是会存在一种歧视在里面?我本身就是农村出身,父母都是农民,我自己想了想,叫什么似乎只是一个称谓,不能改变一点的实质,也就选择用农民两个字了。想写这样一篇文章,缘起是昨儿我去到我姑妈家,闲来无事观察起来姑妈家的房子;当然姑妈家我去过很多次了,房子我也很熟悉,这次算是发现了一点以前没有主要到的事情,遂有此文。

            姑妈家大抵在零几年大雨老房子被毁后,在沿道路边重修的房子,这也符合农村最初建房选址的原则:沿道路建房,交通便利,往来方便。最初因为仓促盖房,经济条件的原因,房屋一开始只修建了“两屋一倒拐”,即一个L形基本格局,中间为正房——供奉祖先,正房左右两边各有一间卧室,右侧卧室再右侧为厨房和餐厅,“一拐”即L形的短边仍为一间厨房。基本的配置满足一家三代的基本需求。后来,随着年岁日久,逐渐在左侧加建一间偏房,最早是安置打米房,后演化为养鸡;右侧加建一间牲畜房,主要饲养猪。最早简单的L形已然逐渐丰富成为类似“冂”字形,除了缺一点围墙和院门,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院子。还记得建房之时,要有亲戚赠送匾额,一般为两道,一道挂于正房上,一道挂于院门上,大抵一开始就是逐渐加建成院的打算,只是我后知后觉,今日才意识到罢了。说来姑妈家当时院门的匾额被我幼时不慎弄倒断为两截,想来当时也是淘气,现在无比愧疚。

            农民的房子,不论出发点是如何,结果如何,最终的愿景和目标始终都是朝着院子这一形式去的,虚与实之间有农民独特的逻辑。农民总是嫌自己家太宅,哪怕只是一家三口也要建很大的房子,只是其中很大部分的面积给了家禽牲畜,还有一部分用来储存粮食、农具、杂物等。房子要大、屋子要多,但是呢又要有呼吸的地方。院子,能见天,颇有东方哲学里以有限见无限的逻辑。见天见地见众生,有天有地有家庭,大抵就是朝着院子加建的初心吧。

            从我开始学建筑的那一天起,一直就有一个说法很是流行,叫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学习,那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一个个已经盖好,或者保存下来的成片的村落和完整的格局,并没有一个逐渐的过程呈现给学生。本科五年,走过安徽看徽派民居,去过云南见傣族民居,访过江西观赣派民居,呆过湖北赏荆楚民居,到过福州、厦门看闽南民居和土楼。其中却无现代城市、小区明显规划的痕迹,但是似乎整体的呈现只给了我恢弘大气、婉转动人的感受。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学习,我们应该需要一个建筑发展演变的过程。此文是对此的思考和回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农民的房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ee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