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言大义: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选自《说苑·建本》
译文:
年少时喜欢学习,像刚升起的太阳那样光明灿烂;
壮年时喜欢学习,像中午的太阳那样旺盛;
老年时喜欢学习,像点着的蜡烛那样光亮。
赏析:
其实,学习本身是不分什么时期的,毛泽东就说过:“活到老,学到老。”但是学习却有一个最佳的黄金时期,那就是青少年时代,毛泽东把青少年视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在这段时期抓紧学习会使自己终身受益。
长大以后,思想分散,精神飘逸,对学习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学习必须从小抓起,勿失良机。但是,少年之时被耽误了,中年开始学习,为时也不晚。而少壮之时没有得到学习的机会,老了学习也能有很大的收获,就像晩上秉烛而行一样。
因此,学习在什么时候开始都为时不晚。
颜真卿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年少的时候,最不缺少的就是时间和精力,但是总是多动,爱玩,如何平衡学习和玩耍的时间,也是家长和老师们的一大难题。当然学习也不只是在学校里,也有一些人并没有通过学校教育,而是自学成才;其实是过早地进入了社会,不仅学到了必要的生存技能,还不忘记通过读书或深造来提高自己。也有很多人到了中年或老年时,后悔年轻没有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面,但已经白发苍苍,行将就木。
我们之所以觉得时间一年比一年过得快了,是因为时间对于我们来说一年比一年更重要了。年轻的时间,最不缺的是时间,最不在乎的也是时间,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在玩耍上面,用在谈情说爱上面,年轻就是资本,无可厚非。虽然不知道玩耍和感情还能否延续,但唯有年龄在不断增长;相应地,时间变得越来越紧张。因为我们为了生存,生活,努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平衡,要处理各种关系,争取各种利益,时间总是在不经意地溜走。扪心自问,现在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能留给读书学习呢?还有多少心思放在学习上面呢?
众所周知,现在社会是既快速又多变的社会,昨日的学习很难适应现在,更会被未来所抛弃,所以终身学习,长期学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或主动,或被迫。忙于生计之际,还要读书学习,对于成人来说,确实困难。但社会逼着我们不断奔跑,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但如何利用时间,达到个人利用的最大化,其实更为困难。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把时间分割利用,尤其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更为困难;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时间管理也不尽相同。时间,用来工作,用来照顾自己或家庭,用来拓展业务,用来社交,用来休息,再去学习,确实所剩无几。但其实个人要看哪个更重要,更重视哪些,时间就会花在哪些上面,没有定式。最在乎的是什么呢?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又会把时间浪费在哪些上面呢?继续扪心自问,慢慢想,细细品,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答案,并且去实践;毕竟时间不等人,一去不复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