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莲花》观后感——自我探索

《莲花》观后感——自我探索

作者: 源心爱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18:16 被阅读27次

    第一次知道安妮宝贝,是小时候看一部调节家庭纠纷的节目。里面一个同龄人割过几次腕,她妈妈说她很爱看安妮宝贝的书。那个时候是初中,犹记得安妮宝贝书的封面都是黑色的,一抹红花。对我来说,幽魅,一点点邪,像是一个不敢打开的潘多拉的宝盒。

    从此,安妮宝贝就被我贴标签了。好像读她的书,心里不健康。又或者心里健康的也会被影响的不健康。总是和自杀、堕胎、叛逆紧紧相连。总之不是我这种走好孩子路线的人该看的书。

    高中的时候,QQ一个阿姨,推荐我读安妮宝贝的书,我说,我不敢。并讲了原因。她说,她的文字很美,很清醒,我一定会喜欢的。她前期的作品是有些压抑,后期渐渐豁达。我可以读近期的作品。我是一个胆小鬼,贴了标签的东西,绝对不敢碰的。

    直到前两年,听说她停笔几年,养了个姑娘,多数在旅行。更改笔名为庆山。标志着自己的转型。突然,就不那么抵触了。我喜欢一切有自我反思能力且不停成长的人。

    关注了她的微博,经常看她的更新以及答读者问。她写,写作是辛苦的事。幸亏有你们陪伴,自己才能持续下去。我特别理解这句话,反馈十分重要。直到看到她发一张地图,说是“怀念2004年的拉萨。一个人从成都飞到拉萨,住在旅馆房间听了一夜雨声。去一个又一个青年旅馆贴条寻找同伴,和一些陌生人聚在一起吃饭。那时的拉萨街上白烟弥漫,嘈杂而宁静。悬崖滑坡,丛林蚂蟥,翻完一座雪山到了波密,脱下穿破的军胶鞋换上一双干净的布鞋。人生的第一次朝圣完成。"寥寥数字,给了我极大的想象空间,看底下的评论,说是然后有了《莲花》又有人说《莲花》带给他们深远的影响。我终于决定翻开她的书。

    《莲花》观后感——自我探索

    这一打开,接下来的20多个小时,我就有了事做。文章的一开始,就深深地把我吸引。一个有故事的女作家,西藏的小旅馆。娓娓道来,像是在听别人讲故事。

    她用词独到,精准,观察细致。她写旅行“安逸而富足的旅行爱好者,需要的是良好的自我暗示的心理状态。他们拉帮结伙,喧嚣娱乐,留下一堆空易拉罐和塑料袋的垃圾后,满足而归。他们不需要大自然,在其中也一无所获。事实上,穿越大峡谷最基本的设备,也就只是三双胶鞋。这是旅行的本质:你的意愿,然后站起来启动脚步出发。如此而已。”前些日子,看过很多地方有类似的表达。说是,我们生来就有慧心,可是被很多执念,欲望厚厚的掩盖。如果能够深入地自省,会发现很多困扰我们的当下都不再是问题。

    我一直深深地思考了几个月,不知道到底指的什么意思。智慧难道不是后天习得的吗?怎么会是先天拥有的?苦苦思索,渐渐清晰,我们后天习得的是在错综的人事之中的生存之道,和智慧并无太大关系。我们生来可能就带着今生想要体验的东西,遗憾的是,太多的时候,我们的心蒙尘过厚,终其一生,想不明白,为何人生实苦。

    当然,这不过是我目前不成熟的想法。以后不知道又作何感悟。也就是说,很多我们想做的都可以去做,不要再用各种条件去限制自己,削弱自己的行动力。大多数事情的本质都是十分简单,一颗愿意的心,配之相配的行。

    故事的男主善生要去看望一位活在她记忆里的女孩内河,几年前她的信上透露她在墨脱教学。墨脱在青藏高原腹地,不通公路,唯有徒步爬行,沿途地势险峻,塌方、滑坡、泥石流,丛林蚂蟥。必须找个同伴。女主是一个偶尔逃离城市的作家。离群索居,唯一能够常年保持联系的是一位出版社商人。她不禁感叹,利益合作伙伴往往关系更加稳定和长久,因为互相需要和依赖。

    旅途中,他们开始聊各自的往昔,尤其是男主。内河是他初中同学,当时是他的地下朋友。表面上他们看上去,毫无平行线。善生是母亲的骄傲,班里的学霸,懂事,乖巧。内河自幼长在舅舅家,叛逆,无惧无畏。仿佛,是善生不敢碰触的另一个世界。她敏感、脆弱而又真实,却又支离破碎。可是和她在一起的善生是最放松的,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她的带领下做自己曾经不敢想的事。

    内河因为一段见不得人爱,因为一个男人的懦弱,在这个小地方留不下来了。从此以后在世间开始流浪。善生偶尔会收到她的明信片,知道些她的大概情况。每隔几年,他们倒也能见个面,聊聊彼此。善生对内河总是有种疏离和气愤感,好像抑制不住想要教育她一样,面对她,只有无尽的惆怅。却每次见面也是极为期待。内河活的恣意张扬,就是少了点边框,极为让他人看不惯,让关心她的人不放心。

    善生几年里,成家立业,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都相当美满。唯一不足的是,他自己常常觉得自己不在其中。很多的刹那,他几乎认不清妻子的脸,那是他曾经攀爬事业的云梯,家对他来说不是港湾,不是心灵栖息地。是个世俗的遥远的符号。从小单亲家庭的他,活着的目的就像是为了给母亲争口气,可以让母亲高傲的炫耀。曾经弱小的孤儿寡母,现在终是吐气扬眉。可是善生,心底始终没有着落。

    内河像是一个野蛮纯真的孩子,外表看上去嚣张、跋扈。其实是个没人爱,不会表达爱的小可怜。她用一生的流浪都换不来内心的成长。她曾以为能够保护她的人,需要自己的人,竟然懦弱到暴打她来发泄自己不得志的沮丧,看到了自己的无能,不是去提高自己,而是去凑合度过余生,这样的人,给他什么都不配。

    暴雨,蚂蟥,滑坡。必须小心前行,否则就是生命危险。那些吸血的蚂蟥真的是见缝就钻,旅行的疲惫让人忘记了疼痛。直到抹一下脸,一看都是血,才一抓一条喝的满足的蚂蟥。看的我心揪的紧,自问我是真没有这种勇气呀。行至一半,前方塌方。过,生命危险。不过,原路返回。最终他们决定过,毕竟原路返也不是那么好走的。

    多少时候,我们面临这种艰难的抉择。骑虎难下。那些吸血的蚂蟥何尝不像身边那些逼逼叨的琐碎,不至于害命,却让人疼,无孔不入,无处不钻。没有点防御能力还真是分分钟被自己的脆弱像是最后一根稻草打垮整个人生。

    当他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才知道内河几年前就去世了。善生是知道的,可是内河的尸体没找到,他就不愿意相信她真的走了。他宁愿相信,她在某个地方好好地活着,不知道哪天就能收到她的明信片,告诉他,最近自己又在做什么有趣的新事情。

    整本书,我看不到爱情,我也不认为善生和内河是爱情。他们像是一部分重叠的自我,一个活在规定好的跑道里,一个活在自定义设置里。他们活得都不快乐,心底的创伤是很难自我修复的。成长需要很深的自我觉察以及最重要的——践行。

    这本书,很细、很碎。安妮宝贝曾经众多的读者都是十几岁的花季少年。我不知道二十左右的人多不,总之,大部分都是成长中的孩子。那时的我作为一个局外人,一直不能理解他们的疯狂,也不能理解像是安妮这样充满邪魅的东西怎么俘获那么多粉丝的追捧。

    直到我读完这本书,惊叹里面的用词,描述之美。读起来却又白话文一样毫不费力。她把年轻人的迷茫、彷徨都用合适的语言方式写了出来,又或者带着些真实的夸张。如果一本书只是做描述,也没意思。主要是看的过程中,能很强的感受到作者的自我省察。

    我记得庆山在微博的答读者问中写道,成长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耐心,包容。原话不记得了。不过,我真的很喜欢现在的她。一个不停地思考如何做更好的自己的人怎么会让我心生抵触?

    她曾经回答读者问,如何写好作品时大意说,好的作品,不在乎语言,讲故事的能力。而在于我们是否有自己的思考。

    感谢互联网的时代,很多优秀的人在分享自己的成长,思考方式。大大地减少了我们要自己头破血流,撞破南墙想不通的概率。多数的问题,静静思考,抽丝剥茧,总是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如何提升的。

    越来越相信,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一种选择,有时候,真的很艰难。所以,我越来越不同情,那些卖惨,以为世界欠了自己,别人欠了自己报复他人报复社会的行为。我现在比较相信有因必有果。

    啊,读一本好书,做一下整理真是一件畅快的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莲花》观后感——自我探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hi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