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整理一下老师给我的文章点评。
我写的一篇喜|喜迎乾坤万里春|,
魏治祥老师点评——
1.这是一篇极具挑战性的散文。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作者选择了无数人写过的梅花。
2.我曾经在聊写作时谈到角度,强调动笔之先,确定写什么,怎么写,一定要考虑清楚。我要表达的主题别人写过没有;倘若别人写过,他是怎么写的,从什么角度切入?如果你表达的主题别人尚未写过,那么恭喜你,你的文字功底就算差一点,至少也能让人眼前一亮,赞曰:嘿,我怎么就没想到!原来如此!如果你想表达的主题是大路货,但是角度新颖,仍然要恭喜你,人家会说:从这个角度看一件事,居然言之成理!看她,原来如此可爱,如此美丽!
前人写梅花,角度多为雅,洁,傲,本文的主题是喜,按理说角度不错,却看不出喜从何来。
3.喜从何来?因为盼春。如果是平常的盼春迎春,文章便没有新意。作者在情感上缺乏铺垫,或者说没有想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冬天。作者写得最多的还是前人写过的内容,梅花的高洁,不怕风霜,不畏严寒。唯有写出这个冬天特别漫长,特别难熬,人们特别企盼春天的到来,报春的梅花才能给我们带来大欢喜。
4.其次,作者没有明确自己写的是哪一种梅花,但看得出来是腊梅。如果是写腊梅,对腊梅枝条的描写就不对。我所见过的腊梅是一丛一丛的,枝条是直的,修剪过的红梅和白梅才是疏枝横斜。
5.假设作者写的是大学期间的校园,建议这样写:上大学之前,从来没见过梅花。
第一次看见的是腊梅——是树而不是花。学校操场旁边的绿化带,有一丛一丛极不起眼的灌木,同学说,那就是腊梅。腊梅?梅花的梅?没有盘虬苍劲的树干,曲折横斜的疏枝,与书上得来的印象完全是两回事。
很想知道腊梅开花的样子,可惜总是擦肩而过,我放假了,她开花了;她开花了,我放假了。再三错过。
6.今年y情严重,学校封k,家乡也封k,回不了家,第一次觉得这个冬天特别漫长。不时听到一些坏消息,某同学家里的饭馆,熬了三年,终于倒闭了。某同学的姐姐是旅行社导游,三年来基本上很少组团,只好中断了对弟弟的资助。......可根据情况虚构。
7.记得那天降温,特别冷。午饭后与同学结伴而行,路过操场,寒风过处,忽然闻到一股幽香。(展开细节描写。贪婪地闻香,仔细观察花的颜色和形状。梅花的香味儿果然时有时无,果然是“暗香浮动”,那幽香透露的,正是春天的消息呀!......就在腊梅盛开的日子里,喜讯传来,y情防k进入新的阶段,全国各地,终于放开了。三年了,终于彻底放开了!
包括今年的焰火,燃放的是全国人民的大欢喜。
梅花开放了,经济复苏了,工人可以上班了。
通过魏老师点评,我明白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总结一下——选题角度要与主题相符,思路清晰,散文要突出标题,抓住主题,突出重点,把主题升华和深化,结尾要寓意深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