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关注个人成长和女性独立,翻了一些这方面的一些文字和博主的观点,我顶多是一个文字爱好者。
说到文字,是它让我重生,是它陪我度过了一段又一段灰暗的日子。当你的经历无法和身边人说的时候(其实是说了也没有人理解还附加负面情绪)。让我在最灰暗的那一段日子,依靠阅读让自己跟自己和解和过往和解。它告诉我以往的经历都不过是我在之前做的所有决定之后给我的反馈。可能会总结成因果,但又其实并不是,它和环境,社会以及人性相关。也并不是你个人的选择就可以造就的结果。
后来我看到这样一段话:后来,你开始理解每一个人,没有好坏,没有对错。只是他处在不同的能量频率,呈现不同的状态,做了不同的选择。
我是一个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的人,一件事我可以琢磨很久,哪怕最后并不会出现什么自己满意的结果,但总是会把自己“劝”明白。
《哲学的慰藉》里这叫忍,能改变的就改变,改变不了的就接受,忍受。
昨天骑行,听了一路的《你要如何我们就如何》,它像心里的一个自己在安慰着另一个自己i,我很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当你的所有情绪价值都是可以依靠自己去获取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独立吧。至于孤独,早上又重新打开了没看完的《亲密关系》,做了一份测试,53分,书里的解说是,比大多数男性更孤独,不是很明白这样的比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正常女性的独孤比男性的孤独更少?其实不过是在精神痛苦和肉体痛苦之间选择了后者罢了。
刚才听了一路的《大梦》,可能它火起来的原因,就是因为那很多很多个怎么办?人生这道选择题,怎么选它都是一处风景,或看着暗淡实则光明,或光明一片下面有个大坑。你只有考量后选一条最坏的结果是自己可以承受的道路,走出去了才知道它最终是什么。
查理芒格说:存在即合理,要保持在路上找生路的能力,而不是有了生路再上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