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由墙体和其它辅助军事设施构成的军事防线。
西安城墙是我国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古城墙之一,现今我们看到的西安古城墙是明朝在唐代长安城的基础上改建的,而唐代的长安城早已被“地痞”朱温毁之殆尽。
在建国后,北京城墙被拆除,各地相继效仿拆除当地的古城墙,西安城墙之所以保留至今要感谢一个人,就是我们习总书记的老父亲—习仲勋先生,习老先生曾在1950年、1958年、1981年三次古城墙面临拆除危机时挺身护墙。
从客观来看,一个城市要快速的现代化发展古城墙确实是阻碍之一,生活在城墙中心的人们,至今居住在旧式的老房子中, 房屋低矮,道路狭小。无论外围的发展多迅速,道路建得多宽,楼建的多高,智能化小区建设的多便捷,这一切似乎和生活在老城墙底下的人们没有关系,他们依旧保持着一种古朴、敦重的生活状态。而正是这种古朴,这种敦重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这正是中国传统精神的传承,我们既要现代化高速发展,也要传承古老的中国精神。
提高中国精神,不得不说的一个城市就是西安,它是中国建市最早的城市之一。在唐代时,它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没有之一)因为在当时长安城的常住人口就多达100万,这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正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今天的人们似乎很难想象,在千年前的中国,有着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也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大城市下人们生活的状态,我们只能通过文献、文物,在书面的文字中;在讲解员的讲解声中,来了解这样一个事实。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不容争辩。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66769/b58de97c205f54fd.jpg)
走在西安的古城墙上,其宽阔程度是我想象不到的,在城墙的两侧,是供士兵们用来射击的垛口,在垛口的下方有一个小口,是用来放暗箭的地方,“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但是“兵者,诡道也”战争承载着国家的利益,国家的安全,所谓人民的幸福安康就是正义,为了正义,采取任何手段都不为过,据讲解员说,有的时候士兵也会从这个小洞里往外倒粪便,当然了,这起不到任何的攻击作用,只是侮辱敌人。
在西安的城墙,有一个神奇的装置海墁,倾斜坡度约为3%,当雨水落下时就会顺着顶面海墁由城墙外侧向内侧排至雨水口。还有雨水口,所谓雨水口形状和今天的下水道差不多,功能也相近。
所谓打开一扇门,了解一座城,古城墙就是打开西安的那扇门,他不仅打开了西安这座城市,也揭开了西安的故事。
城墙很长,内有灯会,由于买不上门票,浏览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关于城墙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关于西安的故事更不会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