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

作者: 竹小春 | 来源:发表于2017-06-24 18:54 被阅读0次

         

    西安城墙

          西安,这个13朝古都,一直以来都被史学界,文物界誉为“中华文化的根”。

          这里文物之多,文物之广相信大家都见到过,听到过,曾几何时,老百姓们都传言:郊外的农民在自己的田地里耕作,一锄头下去就挖出了文物,价值不菲云云;又或是某某人盖房挖地基就挖出了文物,等等。

           从这些或真或假的传说中,我们不难想象,陕西的文物多到了什么地步!

        作为一个西安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我们身边的这座城墙?我们每天都可能要经过的这座城墙,生活在西安这座历史古都,我们天天能看得见,摸得着在文物恐怕就是城墙了吧?

        它,高大厚重,灰色的墙体,无言的诉说着它的历史,西安城墙是全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它不仅仅是一座防御工事,更真切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这座四四方方的城,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明代建筑(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历时八年修筑,全长13.7公里,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明太祖朱元璋将次子朱樉册封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

    西安城墙

     可它为什么被叫做“城墙”呢?是围着城市的墙吗?显然不会这么简单。那么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

        我们能看到,摸得到600多年历史的城砖,可我们好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座城的底宽和顶宽是不一样的,底宽18米,顶宽12米,墙高是12米,更神奇的是这座600多岁高龄的城墙完全是夯土砌成,之后用青砖为它“穿上”外衣。

           城墙的东西南北各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瓮城和城楼组成,城门外有宽大的护城河,就是这样一组看似简单的“墙”,却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守护着的何止是“城”,更是城中的人,城中人的文化。

          城墙,除了我们大家都熟悉的: 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登城马道,排水的“流水槽”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外。不知大家可曾注意到城墙上每隔120米有一座12米x20米的突出部,称“敌台”,全城共98座敌台;每座敌台上建有屯兵敌楼1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敌台的相隔距离是120米?

           那是因为古代弓箭的有效射程是在120米以内。这样的设置,显然是为了有效狙击攻城的敌人。

       

    西安城墙

         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垣 。西安古城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城垣建筑,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

         下一个城墙开放日,有兴趣的亲们去领略一下古城墙的魅力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安城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zv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