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每天写1000字想法
做一个乐观、利他、有行动力的人——读《小岛经济学》

做一个乐观、利他、有行动力的人——读《小岛经济学》

作者: R小法师R | 来源:发表于2021-04-16 21:12 被阅读0次

    《小岛经济学》是经济学家兄弟彼得·希夫和安德鲁·希夫合著的一本通俗的经济学书籍。在镜晓娴老师的读书营中把这本书也列为了必读书目。虽然,我还没有认真读完这本书,但经过镜晓娴老师的讲解,也已经受益匪浅。

    虽然,这是一本帮助大家入门了解经济学知识,鼓励大家养成经济学思维的书。但我也感到,无论是做什么学问、学什么本领、做什么事情,要做好、学好、有成就,本质都是相通的。用时髦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很多人都会觉得“经济学”是个高深的学科,那么多的理论、原理、模型、公式,让人对于经济学望而却步。可是经济学又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小到衣食住行、行走坐卧,大到工作创业、人生抉择都可以用到经济学原理。我们可以不知道、不会用经济学中的各种模型公式、但我们不能不了解一些经济学原理,以及它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不能不具备一些经济学思维。

    在《小岛经济学》中,作者用一个小岛上艾伯、贝克、查理三位渔民的故事告诉我,要想生活地更好,就必须具备乐观、利他和行动力这三项特质。

    在我们的周围也处处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以艾伯为代表的有意愿改变现状的人,看到了当下存在的问题,并付出脑力和体力去寻求突破和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他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带着有可能会成功的乐观,去冒一些风险,去尝试改变。

    于是,艾伯忍饥挨饿一天去改进生产工具,换来的是工作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如愿捕到了更多的鱼,不仅让自己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还慢慢实现了原始积累,并拥有了可以帮助他人的能力。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就像我们很多人觉得经济学好像很难学,于是我们就不学。我们觉得学这个很难,学那个很烦,进入这个行业有壁垒,去那个行业水很深,虽然对于现状是不满意的,但是一想到要从头开始,要进入一个陌生领域,要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就一个头两个大,就会对自己说:算了算了,还是就这样凑合过吧。

    蔡康永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觉得难,觉得烦,以及觉得经过这样困难和麻烦之后,还不知道有没有用,会不会成功,如果投入了却没有收获就会觉得自己亏了。可是,我们不会想,如果不投入,怎么会有产出呢?如果不去学,怎么会有收获呢?

    而事实上,去花力气做一些提升自己的事情,即便当下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花下去的时间、投入过的精力、燃烧过的脑细胞都最终会变成让我们更加聪明和强大的基石。

    不管未来是否会成功,我们都要抱着一定会成功的乐观态度,才会鼓励我们踏出学习、提升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就是改变我们,甚至逆转人生的开始。

    当我们在乐观的心态下不断学习提升,让自己有了成长和蜕变,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成长。这个时候,原本对我们这种傻乎乎的努力行为嗤之以鼻的贝克和查理们也意识到,也许艾伯们是对的,必须做出些改变,于是他们向艾伯们求助。

    这时的艾伯如果没有利他心态,只是顾着自己发展,相信未来的路会越走越窄。好在艾伯没有这样做,他帮助了他人,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独善其身,并不能令给我们更好。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只会让我们停止学习和发展的脚步。

    利他,最后得益的还是自己。

    而无论是乐观的态度,还是利他的理念,最终都要落实到行动上。

    如果艾伯有很好的想法,但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没有去织网,那么再好的想法都没有实际意义。他还是会像贝克和查理一样日复一日重复着已经厌倦但又无力改变,或者说懒得改变,甚至害怕改变。

    经济学原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的底层逻辑也与我们做好其他事,帮助我们立足社会且越来越好是相通的。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知识迁移。没有没有用的知识,只有不会用的人,只要对世界、对生活充满好奇,对未来保持乐观,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勇敢地踏出前进、改变、创造的第一步,并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忘了保有一颗利他之心。相信,我们都会越来越好。


    无戒学堂日更第106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一个乐观、利他、有行动力的人——读《小岛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ke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