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视角看,一开始“得到”确实是有“干货”,但是这类干货很多都是跟讲师的工作经历绑定的,并不是一般化的理论,但是说回来,一般化的理论知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用!来学习这类的多数是刚接触社会的年轻人,并没有什么经历也没机会去验证自己所学,多数是听故事,受启发,然后没了。这类在“得到”里面变成了一次性的知识产品,讲师最好的办法是出书,或者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因此,在这一点对于学习的人的信息租值降低后,也很难吸引他们再回头了。
这是我在经济学群里面一个高手对得到的分析,这里面的分析非常到位,非常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一开始那些讲师能够讲很多高质量的东西,后来却越来月不行了。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讲师其实自己并不真正知道为什么自己能够成功。所以一旦走到自己领域之外的地方就错误百出。
并且因为过于迁就听着,导致很多原本还行的讲师,为了迁就听着导致质量下降,最明显的就是薛兆丰,因为他在课程里面的水平根本不是他真正的水平,而那些不愿意迁就听着的讲师,比如郑也夫,来了一次就再也不来了。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得到究竟是要做真正的知识服务呢,还是提供一个“我在学习”这种良好感觉的知识健身房呢。这其实是一个产品定位问题,因为现实中大多数健身房提供的就是“我在健身”的这种良好感觉,但是健身房的教练是真的懂健身,但是得到这个知识健身房里面的“教练”很多并不懂。这就是麻烦的地方,所以到底是做真正的知识服务,还是提供幻觉。是应该好好考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