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句流行语:“感觉身体被掏空”,非常形象地表达了众多平凡都市人的疲惫、倦怠和无力感。你是否也经常对此感同身受,又是否去思考过自己为什么会常被这种负面的感受和情绪裹挟?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因为过量的工作而不堪重负,重重的压力,节奏混乱的生活,工作休息颠倒错乱的节奏,往往也是令人精力不济,心生烦躁无力等负面情绪,影响能力发挥和做事效率的重要因素。
也许你之前没想到过这方面的原因,也许你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却不知该从何入手加以改善,正在为找寻解决办法而苦恼。如果是这样,这本《24小时大脑:分时段打造你的高效脑、抗压脑、幸福脑》,也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
虽然叫《24小时大脑》,但别误会,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正经给科普大脑功能和运作的严肃专著。确切来说,它应该说是一本关于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的方法论。
作者将一天24小时,根据生理以及日常工作、学习、休闲的实际需求,以三个时段来做整体划分,即:
晨间脑(6点-9点)
日间脑(9点-18点)
晚间脑(18点-22点)
根据不容时段的生理状态和行为需求,给出66个有助于提高学习、工作效率,改善身体健康和情绪状态的好习惯建议。
这些建议,也许看起来并不“轰轰烈烈”,有些甚至有些不起眼儿,但实际上,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如果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能好好地贯彻坚持这些好习惯,那么可以说,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实现人生的逆袭,绝对不是梦。
比如:
早上起床如何做,才将会得更好的精神面貌
制定晨间习惯清单和日计划
打造晨间大脑的确定感
自我确认,掌控自己生活的自主权
把需要高度用脑的工作放在上午
学会利用午休回血
无法集中注意力时的小练习
紧张情绪爆棚时候的缓解小窍门
焦虑、疲倦、烦躁、愤怒等不同情绪状态的应对方法
一分钟解压练习
利用音乐为大脑舒缓疲劳
控糖,保护大脑
睡前与手机保持距离……
同时,针对常规的周末休息时间,作者也给出14条专属建议。作者认为,很多人其实并不会休息,只会单纯“躺平”,无节制的赖床、睡懒觉,看视频玩手机等等,反而使得生理节奏混乱,疲惫感倍增。而适当的运动、休闲活动、观影、参观美术馆/博物馆,与友人聚会交流等,不但能增益我们的个人见识,也能让人从日常的负荷以及节奏中抽离,获得更好的“充能”。
总之,这是一本实用又好读的小书。
当然,再好的建议,再妙的理念,都没有行动来得有力量。你不必要求自己一下子把书中的好习惯全都养成,这样反而容易半途而废。不妨从几个简单易行的入手,循序渐进。要知道即使是一个个微小的改变,如果我们能坚持下去,必将获得不菲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