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读书:
中国古语说“读书最乐”,又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北宋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这三句话皆是形容阅读的乐趣。热爱阅读的人正是因为体会到阅读所能带来的无法比拟的快乐,而阅读不止,读的书越多,对进一步阅读的渴望越强烈,即乐趣越多兴趣越大。
我们应该为读书而读书。假如为了什么而读书,达到目的以后,对于读书的兴趣要渐渐的谈了,达不到目的,也要渐渐地灰心起来了。
有人说如果没有读书的兴趣怎么办。我认为兴趣固然由于天赋,而环境和教育的力量也非常大的,可以培养起兴趣来。孩童阶段是培养兴趣的最好时期,一定要多读课外书。梁启超说过:“在学校中,不读课外书,以养成自己自动的读书习惯,这个人简直是自己剥夺自己终身的幸福。”
不以读书为苦,而以为乐;不以读书为生活工具,而以为生活需要。那么读书之风自盛,而读书之效亦在其中了。
二、读书的功效
我们读书的主观目的是寻求快乐。但客观上可以使我们提高修养,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助于写作,提高理解。古人也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现在高考进行改革了,教育部转变了观念,重视国语教育,以后高考可能只考语文、数学。就算我们实在没有兴趣读书吧,将来的升学压力,孩子将来的人生,都需要我们加强语文学习。而加强语文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教科书之外加大课外阅读量。
但如果只为语文考个好成绩而读书,又变得没趣了。最好就是培养起兴趣来,在追求主观快乐的同时提高语文成绩。
三、读书的方法
读书可以在任何地方,未必要端坐在书桌前。兴味到时,拿起书来就读,这才叫真正的读书。
读书要博。唐太宗说:“开卷有益。”只要打开书本了,总是会有收获的。
王安石说:“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自百家诸子之书,至《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能知其大体而无怀疑。”我们推开说就是:读一书而已,则不足以知其书。比如说,要想真正读懂唐诗三百首,就要读历史、诗人传记、唐诗纪事、诗词格律等。而且,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应该多读书,才能增加自己的判断能力,对于书的内容有个自己的取舍标准。
四、孩子的阅读
我们应该让孩子快乐地阅读,在愉快中培养他的阅读习惯,调动他的阅读积极性,而不应该强迫他怎样阅读,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应该亲子阅读与孩子独立阅读相结合,每天各半的时间最为理想。
亲子阅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逐字逐句读文字的过程,而是父母与孩子亲密交流的过程,在温馨的互动中向孩子传道授业解惑。
网友评论